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o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单一等问题日益严峻。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和配置的方式,但目前鲜有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子长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概念,并从农用地综合质量和景观连片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适宜性类型;其次,分析了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第三,以子长市为例,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区域农地流转适宜性分区结果、农业产业布局现状和农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下的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归纳建立了子长市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规模流转是区域土地资源再配置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方式,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状况通过影响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以引导组织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中资源要素的集聚程度、产业布局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2)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可分为适宜耕地流转类、适宜园地流转类和适宜林草地流转类三种类型。子长市适宜耕地流转类面积为14211.18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86%,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西部的安定镇。适宜园地流转类面积为10261.61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李家岔镇、涧峪岔镇和南部的余家坪镇。适宜林草地流转类面积为14086.64 ha,占比36.5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涧峪岔镇、东南部杨家园则镇和余家坪镇。(3)从子长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子长市的优势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中部秀延河流域重点粮食和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区域、西北部生态果林和中南部畜牧养殖的农业布局形态。但仍存在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不强和缺乏统一的地域分工体系等问题。(4)可依据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高效果蔬发展区、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林牧发展区的农业布局优化方案,以协调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其中,高效果蔬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南部,包括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玉家湾镇三个乡镇,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13778.33 ha,应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及红枣、苹果等特色果业;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西北部,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9673.03 ha,可以发展具备区域优势的粮食生产与特色园艺结合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生态种养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北部的涧域岔镇和南沟镇,生产区农用地面积为8497.02 ha,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果林业和生态养殖;绿色林牧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中南部的瓦窑堡镇和余家坪镇,可打造以畜牧养殖为主,特色果品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布局两个方面对子长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农地规模流转方面应引导区域农地资源的集中成片流转,设置农地规模流转专项补贴,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协调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从农业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布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和技术采纳的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其他文献
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典型代表,较其他群智能算法而言有参数简单、易于实现、收敛速度较快等特点。但粒子群算法也存在着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引入了两种改进思路,研究了四种改进算法。通过标准测试函数对算法进行基本性能检验,最后将改进算法用于多阈值图像分割,同时与原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该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为了防止全局最优粒子(gbest)对于其他粒子的过度影响,将粒子的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道路标线也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国的公路筑养路机械发展处于滞后现状,道路
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的单个智能体已经能解决诸如复杂棋类游戏的决策问题,然而现实生活的许多决策问题还需要多个智能体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这类多智能体决策问题往往存在个体与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发展,项目管理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中多项目的比重达到90%以上,且仍然逐渐上升。在实际的多项目管理过程中,常常存在多个项目并行施工的情况,因资源稀缺
环境激素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向自然环境释放的以及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会对人体或动物体内自身正常激素分泌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干扰物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环境激
农村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例如学校教育的缺乏和家庭呵护的严重缺失等问题极易导致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阻碍,进而造成各种心理问题。面对这种现象,本课题将从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环境中展开并尝试去了解其生存状态,从调查样本中选取几种较为典型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例如缺乏情感支持、性格内向、价值观错位等问题,并尝试将其与陶瓷装饰设计相结合。首先,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和陶瓷装饰设计的艺术特征等要素进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得到了研究学者的重点关注。其中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观察世界的方式,利用双目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环境图像,给予
烟花算法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群体智能算法。烟花算法具有在全局搜索(勘探性)和局部搜索(开采性)之间的自调节能力,在复杂优化问题上具有很强的求解能力,从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集成了视觉系统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尤其是具有手眼功能的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物流、航空探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柔
本次创作以陶瓷雕塑对抗击侵略者和挽救民族危亡的人民塑造出发,探究造型意义、肌理、釉色等运用方式,雕塑创作应从表现人的目的出发对历史事实进行审美的掌握,然后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把这些事实表现出来,从“形”出发却又不拘于“形”,在保持形体的基础上舍弃繁琐的刻画尝试对人物精神的表达。尊重材料本质特性的同时,探索符合本次创作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作品更充分的抒发创作者铭记战争、珍爱和平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