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今年3月总理政府报告的第一条建议就提出,2018年要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图书馆将肩负起这一使命,图书馆的职能也应该与时俱进,图书馆智能机器人馆员建设则是实现图书馆新时代服务的有效途径,凸显出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用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中心,每天面临大量的图书借阅流通、分类、整理、存储以及搬运等大量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耗费了馆员的精力和时间。为了提高馆员的服务效率以及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图书馆正在积极智能化转型,这对图书馆技术设备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如何在保证工作水平的同时减轻馆员的劳动量,提高馆员工作效率,是当下各个图书馆正在对智能机器人研究解决的重点,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顺应时代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基础理论与机器人相关技术,探讨了智能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应用现状、功能的利用情况以及服务模式,针对相关问题,设计出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从多模态图书管理、咨询问答系统、语料库建设和人机合作四个方面进行架构设计,并以南京大学为例,探讨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服务,对智能机器人在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和效果进行测试分析。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还包含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研究方法、相关概念以及智慧图书馆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是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和智能机器人相关的技术,这些内容是下文的理论和技术铺垫。第三章主要是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应用及服务现状分析,包括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分析、应用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第四章是笔者设计的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模式,包括整体架构和各方面支撑体系。第五章是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案例探究,以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为例,对智能机器人在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和效果进行测试分析。第六部分是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以及对智能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