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parkin基因突变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作用受到重视。部分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定位和克隆,与显性遗传相关的基因包括α-synuclein、UCH-L1和LRRK2,与隐性遗传相关的基因包括parkin、DJ-1和PINKl。研究显示约49%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AREP)或常染色体隐陛遗传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RJP)患者和18%的散发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EOP)患者存在parkin基因突变。目前用于parlin基因突变检测的手段多为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方法,但SSCP分析的灵敏度有所欠缺。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在筛查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或基因突变方面具有准确、敏感、高效、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变异检测的研究领域。 目的: 建立DHPLC方法检测parkin基因突变的技术平台,结合DNA测序法对EOP患者进行parkin基因突变分析。 方法:应用DHPLC方法结合DNA测序法对1996年-2005年收集的来自全国的88例EOP患者进行parkin基因突变分析。 结果: 经DHPLC技术并结合DNA测序对parkin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在本组EOP患者中发现parkin基因6个杂合突变:IVSl-39 G→T、202-203 delGC、G859T、IVS9+18C→T、1069-1074delGTGTCC、和T1422C;同时发现parlain基因5个多态:IVS2+25T/C、IVS4-2OT/C、G6O1A、IVS8-68C/G和IVS8-35G/A。 结论: 建立了DHPLC检测parkin基因突变的技术平台;发现了parkin基因的6个致病突变,分别为IVSl-39 G→T、202-203delGC、G859T、IVS9+18C→T、1069-1074delGTGTCC和T1422C,其中G859T、IVSl-39G→T和IVS9+18C→T为首次发现的突变;本组散发EOP患者中parkin基因突变率为10.7%。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基层文化馆声乐教学辅导工作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基层文化馆在开展声乐免费辅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逐步加深.群众艺术馆作为大众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机构,在文化宣传和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上都需不断加强,以满足不同时代人们
我国基层建设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建设为例,探索建设渠道,并提出总分馆制的建设方式作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一大助力.现阶段基层建设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