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时间表,中国金融业保护期已经进入倒计时。值此之际,金融业内首当其冲的商业银行面对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银行纷纷加快了改革进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为了改造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各家银行经历了或即将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如股份制改造是否成功,引进怎样的战略投资者,如何选择上市地点、方式等等,而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是否有利于金融稳定甚至社会稳定,就要考虑到各方利益,寻求最佳的改革方式,获得最好成果。目前来看,股份制改造后银行都面临着股东所占股份比例,也就是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而这与公司绩效紧密相关。就在建行股份制改造和香港上市之后,其改革是否达到了上述效果,股权结构是否达到最佳呢?本文着重从股权结构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问题。在简要论述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后,文章介绍了现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模式、特点,接着对国外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改革(重点是民营化)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历史、股份制改革及股改后的股权结构,提出了在现阶段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可能导致的大股东责任权利问题,以及绝对控股对董事会、经理层以及约束激励机制的影响,并通过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经济金融环境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优化建议,包括降低国有股份比例,员工持股,应用金股机制与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