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用于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进一步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评价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状态的可行性。2.探讨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的淋巴结转移及规范化治疗,并分析宫颈癌淋巴转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方法:1.收集2006年1月—2009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3例,行磁共振下间接淋巴造影,观察前哨淋巴结、盆腔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情况。21例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2.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宫颈癌手术治疗及盆腔淋巴结活检/清扫术的患者73例,按淋巴转移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成功进行MR间接淋巴造影的宫颈癌患者中,均可清晰观察到淋巴结形态及淋巴管走形图像。2.23例行淋巴造影的患者中,21例有病理对照。MR间接淋巴造影预测宫颈癌患者有无淋巴转移的准确度为95.23%(20/21),敏感度为80%(4/5),特异度为100%(16/16)。3.73例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12例,占16.44%。Ⅰa期转移率0%(0/26);Ⅰb1期转移率3.57%(1/28):Ⅰb2期转移率28.57%(2/7);Ⅱa期转移率0%(0/2);Ⅱb期3例,1例先行化疗未见癌转移,余2例均癌转移;Ⅲb期转移率100%(7/7)。转移的12例中,闭孔窝转移最多,而后依次为髂内、腹股沟、髂总、髂外。4.73例患者以湿热瘀毒为主证:兼肝郁转移率14.29%(2/14);兼脾虚转移率11.53%(3/26);兼阴虚转移率14.29%(3/21);兼阳虚转移率33.33%(3/12)。结论:1.对宫颈癌患者术前行MR间接淋巴造影是可行的。2.经宫颈间质注射造影剂是最佳注射途径。3.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密切相关,与病理类型、分级可能相关。4.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反映患者机体的综合状态。无淋巴转移者,湿热瘀毒兼脾虚型为主证:有淋巴转移者,湿毒瘀毒兼阳虚型为主证。5.MR间接淋巴造影可以显示前哨淋巴结的状态,并为前哨淋巴活检术提供临床资料。
其他文献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
采用液膜提取法对麦白霉素进行提取。初步试验表明,本法的一次提取收率为48.0%~55.0%,二次提取收率为22.5%~60.0%,平均提取总收率为67.6%。 Meleomycin extraction using 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 metho
<正> 一定理:1°洛尔定理:若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上可微且f(a)=f(b)=0,则存在ξ∈(a,b)使,f′(ξ)=0。 2°Cauchy定理:若函数f(x)及g(x)在
目的:检测TRF1与TRF2蛋白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TRF1、TRF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双方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随时关注师生关系的发展变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从建立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病人计划镇静镇痛的护理。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120例ICU机械通气接受计划镇静镇痛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传统护理,全方位护
采用自制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对废弃羊毛材料改性,制备出一种吸色材料,将其应用于活性元青B133模拟印染废水脱色中,优化出该吸色材料制备工艺条件。其为:将废弃羊毛材料浸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