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正是这些特有的属性使得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几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因此如何促进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受到中央银行的关注。所以,选择电子货币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在现阶段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研究电子货币的书籍和文章并不很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将电子货币和中央银行相结合研究的书籍和文章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多数论著仅是对现有中央银行所涉及到的如铸币税、货币政策等某一方面,受电子货币冲击和影响的解释和介绍,缺乏多侧面剖析的立体感。 本文立足于电子货币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的研究,将各个问题,分而剖之,合而析之。全面深入地阐释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现阶段中央银行的应对策略。为此,本文分五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介绍了电子货币的定义、种类、特性以及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从整体上对电子货币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从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定义及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入手,进而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最终目标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分析电子货币风险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子货币给中央银行的监管所提出的问题,重点突出了电子货币发行环节及电子货币自身的特性所产生的监管问题。 第四部分根据前面所分析的影响及提出的问题,着重论述了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人和发行流通环节的监管。 第五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电子货币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监管情况,结合国际经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具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