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号处理芯片中格式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信号处理芯片是数字电视的核心芯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数字电视的源信号,转换成具体显示器件所要求的格式,另外,进行图像增强、OSD菜单显示等其他辅助功能。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该芯片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视频信号处理芯片中进行格式转换部分运算量大,运算复杂度高,硬件实现难度大,另外,要设计出可配置、可扩展,能够实现多种格式之间的转换尤其困难。因此,格式转换部分是视频信号处理芯片中的难点和重点所在,成为各大欧美厂商重点垄断对象。本文在总结和学习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算法以及硬件实现方式,最后给出了仿真和FPGA验证结果。具体总结如下:第一,在视频时域插值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较小匹配块、采用全搜索策略的块匹配帧频提升算法,有效的改善了国内同类型芯片在运动估计上产生错误的运动矢量过多的问题;在硬件实现上,采用分时复用的流水线结构,大大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第二,在视频空间域缩放上,本文比较了现行的两种主要算法:滤波器算法和多项式拟合算法;通过两者的实现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本文采用的双三次插值算法图像效果较好。第三,在系统的实现架构上,通过循环仲裁的方式实现数据调度,重点考虑了系统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实现多种格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整个模块完成了系统集成与仿真,FPGA验证工作,并且给出了最终的仿真结果和实现效果图。
其他文献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自70年代末问世以来,它引发了工业设计的革命。DSP以其数字器件特有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可大规模集成性、特别是可编程性和易于实现自适应处理等特点,给数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高服务质量的不断要求,网络性能探测这一领域倍受人们热切关注,并逐步成为了网络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话题。网络探测技术对于掌握网
气敏传感器作为新型敏感元件传感器,今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薄膜型气敏材料以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的表面特性主导了气敏技术的发展方向,对薄膜型气敏材料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Internet)规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互联网用户也快速增长,IP业务发展迅速,需求呈现多样化,网络流量的急剧增加造成网络拥塞问题日益严重,计算机网络
耐药株表面P-gp(P-glycoprotein)对化学药物的泵出作用,使多药耐药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文献报道,纳米药物通过内吞途径进入细胞,有利于逆转耐药性。为了尝试解决多药耐药的问题,本文利用了磷脂酶D(PLD)的转脂功能,在体外催化亲水性抗肿瘤药物米托蒽醌(MA)和磷脂酰胆碱(PC)疏水性一端磷脂酰部分合成了一种双亲性的纳米药物——磷脂酰米托蒽醌(PMA),它在水溶液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