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公益林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公益林质量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且成为了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后,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科学、全面、正确地评价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现状,从森林科学经营角度研究生态公益林质量,试图为指导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2级3类的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条件性、状态性和效益性3类,共19个评价指标。(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森林环境服务估价法,构建了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模型。其中,单项评价模型包括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条件性评价模型、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状态性评价模型和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效益性评价模型。(3)利用提出的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来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通过提出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的新概念,在建模样本小班之外,另选取40个广州市生态公益林小班,对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说明,通过模型运算,得出了40个小班的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和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结合定性分析,得到结果与40个小班的生态公益林质量的实际状况较为符合,并分析了40个小班中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为Ⅳ级的小班的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不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这进一步说明了所构建的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模型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可行性。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影响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研究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态公益林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如何评价生态公益林质量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