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与电子工具书相互关系之探究——基于二者框架系统的视角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bon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语料库辞典编纂以及工具书在线的考察,得出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逆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者最为本质的系统框架进行探讨,从而形成对语料库与电子工具书建设的共性与个性认识。  语料库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利用语料库进行辞典编纂,大型语料库确实给辞典编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编辑思想和编辑行为上的创新,利用众多的语料形成辞典已经是一种现实。语料库的出现为辞典编纂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由此带来了选词与例句挑选的便捷性。因此,语料库辞典编纂是一个从语料库到工具书的过程。相反的电子工具书在线却从一个相反的方向而来,这种新型的电子工具书已经不仅仅是工具书的电子版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书的结合。基于这样基础上的信息检索所得到的也不仅仅单条的信息,工具书在线不仅提供是“是什么”的答案,更是提供了与之相联系的一切可以提供的知识架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知识系统看作一定形式上的语料库。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料库与电子工具书之间存在着互逆性。  在得出互逆性认识的基础上,论文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具体而言就是以三结构论为指导,分别进行了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比较。在微观比较方面,论文分别选择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外来语的相关词条进行系统比较,通过二者提供的免费信息和付费信息来考察二者在微观的系统设置上的不同。并且在微观层面的比较时,笔者在现代汉语方面分别选择了动词、名词以及形容词作为研究的案例,从这二者实在的比较中去分析微观层面,而不限于空谈理论;中观方面通过对二者在知识版块上提供的内容的不同来考察二者在中观的系统设置方面的不同之处。目标指向的不同决定了这二者所提供的知识版块有其不同的之处,工具书集锦在线注重为读者提供知识的增值服务,例如工具书集锦在线不仅提供所包含的词条的数目,更为读者提供了相关期刊文章、相关会议文章、相关硕博士论文这样的板块,从中观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板块设置明显是多于语料库所提供的信息的;宏观方面则对这由中观、微观组成进行了全局性地考察,并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思考了二者的平衡性问题。  作为语料提供者的语料库由于其本质决定了它以提供海量的语料为第一位的,而作为电子工具书的工具书集锦在线则充分体现出其经营的一面,以提供增值的服务来吸引读者。这二者本身就是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平台,因此在内容设置上绝不可能要求完全一样,但论文希望通过二者的比较去分析这二者存在的优势及其不足。  作为二者框架之共性决定了他们都必须加强规模问题、平衡问题以及及时更新问题的建设。规模问题对于语料库来说就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它所面对的是全社会的语言生活资料,它在进行规模建设时是在规模基础上加强语料库的平衡及语料准确性问题;工具书在线却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规模建设,工具书在线所面对的是全部的已成型工具书,因此是一种“二次加工”,它所面对的对象就不如语料库那样多,因此规模问题对于语料库来说就是一个如何收全工具书的工作。无论是广博天地之中的语料库还是属于二次加工的工具书,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注重系统平衡问题,系统的平衡与完善才能为语料库与电子工具书本身提供更强大的检索功能。作为信息提供平台的二者离不开实时的更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生活急剧变动的生活环境,反映社会语言生活的语料库就更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而工具书在线则需要不断地更新的资料来补充自身的内容,具体而言就在语料库要加强新词新语、新语料的搜集,工具书在线则要加强新功能的开发,从而使不同平台的两者都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省级地面频道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电视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省级地面频道因地制宜,依托各自的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安徽影视频道作为安徽地面频道的“领头
《百家讲坛》作为电视文化讲坛类栏目的成功范例,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下社会转型期大众的收视需求,契合了受众的消费心理,满足了受众的收视欲望和习惯,成为近年来新的文化热点
期刊
期刊
针对目前报业的发行竞争白热化的现状,报业市场中存在的无序竞争问题,笔者以南昌报业市场自办发行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寻报纸自办发行更佳的建构与运作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