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半导体制冷温控座椅热舒适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ch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座椅在人机交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影响驾乘人员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在夏季炎热天气下,驾乘人员长时间处于驾驶舱内的非均匀热环境,人体大面积部位与椅面紧密接触,特别是背部与臀部,整体热舒适性受到了极大影响。因此,如何改善人体背部、臀部热舒适性差的情况,已成为现在汽车座椅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研究基于一种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温控座椅,座椅采用局部温控、置换通风的方式来辅助汽车空调系统,对乘员与座椅接触部位的附近区域进行温度、风量调节,能够在人体周围形成一个舒适微环境,从而提高局部热舒适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热舒适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造流场、温度场耦合下汽车温控座椅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传统汽车座椅的设计基础上,优化制冷装置结构和座椅内通风层风道结构参数来提升温控座椅综合性能,进一步分析多工况下汽车温控座椅系统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首先,从传热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对人体热舒适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人体热舒适性的定义和机理,揭示在驾驶舱内温控座椅带来局部热环境的变化对人体局部热感觉的作用以及对整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确立本文所采用的适合非均匀热环境的舒适性评价指标;其次,建立了精准的温控座椅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包括温控制冷装置及通风层风道在内的座椅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对温控制冷装置稳态传热特性、制冷量和制冷效率进行数值计算,获得其在不同结构和多种工况下制冷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满足舒适性要求的低能耗高性能半导体制冷装置。对通风层风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利用CFD技术计算风道内部流场分布特性,合理改进风道组织结构;最后,按照1:1比例建立驾驶舱几何模型,对驾驶舱内热流场、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选用当量温度和人体热感觉偏差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对驾乘人员在汽车温控座椅作用下的局部、整体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实车主观评价实验对汽车温控座椅的制冷效果以及座椅对乘员热舒适性提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段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加后则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对其进行语言、肢体、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康复护理。结果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常规治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客户忠诚是市场主体竞争的重要要素,一旦捕获客户忠诚将节约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产生经济效率,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整体效率和消费者福利都具有积极作用。为获
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校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校园体育“一校一品”以及“一校多品”以来,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加大改革力度,成为全市首个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区域,找到解决对策和提升路径,并结合联盟主席毛振明教授及其专家团队的莅临考察,确定以“一校一品、一生一长”为核心切入点,制定了《天津市和平区
<正>国有资产家底如何?从财政部统计数据看,截至2016年年底,经济价值可计量国有净资产约84万亿元,其中,工商类企业53万亿元,金融类企业近12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19万亿元。除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对外开放的窗口,逐步加入到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来,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在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同时达到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高端位置的要求,却因为持续的发展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陷入了俘获型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状态。因此,分析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探究下
当前阶段,电力系统作为支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产业,电力网络设备终端的管理与维护是影响用电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推进终端管理信息化进程,不仅是
目的:根据大型复合低压舱的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确保大型复合低压舱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方法:通过手动和自动控制,试运行具有低压、低温、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