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喷雾电离技术由于具有简单、高效、低廉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样品等的快速分析。然而在纸喷雾分析过程中,由于纸表面的羟基与样品中待分析极性化合物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等,使目标化合物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洗脱下来,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纸喷雾电离源的分析灵敏度。为了削减极性化合物与纸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纸喷雾分析过程中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效率和质谱分析性能,本论文通过氧化铝/氢氧化铝凝胶、硝酸铝、二氧化硅/硅酸凝胶等无机化合物对纸基质表面的修饰改性及性能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采用了直接刷涂法、浸渍法和Drop-cast法等对纸基质表面进行修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如上方法,经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凝胶修饰后的纸基质,相比于未经修饰的纸基质在分析药物化合物时灵敏度没有明显提高;(2)经硝酸铝溶液浸渍/烘烤修饰后的纸基质,相较于未经修饰的纸基质在分析药物化合物时其灵敏度提高了4倍,用修饰的纸基质分析血样中药物化合物的定量限降低了20倍(如阿米替林和维拉帕米的定量限可达到0.5 ng/m L),但经硝酸铝溶液浸渍/烘烤后的纸基质由于硝酸铝分解及纸表面碳化导致纸基质变脆,不利于实际分析操作;(3)经硅酸钠/硝酸溶液浸渍修饰后的纸基质,相较于未经修饰的纸基质在分析药物化合物时其灵敏度提高了3倍,同时经硅酸钠/硝酸溶液浸渍修饰后的纸基质具有表面均一、重复性好等特性;(4)比较了不同纸基质/溶剂体系分析血样中药物化合物的浓度线性范围和洗脱性能,结果表明经硅胶涂覆纸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在分析血样中药物化合物时其定量限较Grade 1色谱纸与ET31色谱纸降低了10-100倍。经过对这三类纸基质的分析比较,发现硅胶涂覆纸表面微小的硅胶颗粒是促使其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这些颗粒可有效阻止分析样品的扩散,使其主要吸附或滞留在纸基质表面,从而减弱了目标分析物与纸基质之间的作用力,提高了纸喷雾过程中分析物的洗脱效率和电离性能。本论文通过多种无机材料对纸基质表面的修饰改性,发展了相应的纸表面修饰方法,并将制备出的纸基质与纸喷雾-质谱分析方法相结合成功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快速分析,该研究的开展为复杂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