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地并殖吸虫分子系统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并殖吸虫分布状况,并对保山市、红河州金平县、绿春县采集的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成虫及虫卵四个发育阶段在DNA水平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基因进化树,确定三地并殖吸虫的种属关系及与已报道虫种的亲缘关系,为云南省并殖吸虫的研究和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云南省保山市和红河州金平县、绿春县采集溪蟹,分离囊蚴或后尾蚴,建立动物模型获得成虫和虫卵。用饱和酚法提取四个阶段的并殖吸虫基因组,利用ITS2和CO1引物分别体外扩增获得并殖吸虫的ITS2和CO1基因片段,并测出基因序列。通过GenBank的Blast程序和DNASTAR的MagAlign程序进行基因的同源性分析,使用MAGE 4.0软件对基因序列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PAUP 4.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从红河州绿春县牛孔乡的溪蟹体内检获并殖吸虫的后尾蚴,未检获囊蚴,溪蟹的感染率为27.59%,经形态学鉴定为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本实验获得保山市的并殖吸虫7个样本的ITS2基因序列,5个样本的CO1基因序列;红河州金平县的并殖吸虫7个样本的ITS2基因序列,5个样本的CO1基因序列;绿春县的并殖吸虫9个样本的ITS2基因序列,5个样本的CO1基因序列。保山市与红河州金平县的并殖吸虫与GenBank中采自西双版纳的斯氏狸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O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红河州绿春县的并殖吸虫与GenBank中采自越南北部的丰宫并殖吸虫及采自西双版纳的河口并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O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用DNASTAR软件的Ma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比较的结果显示,保山市、红河州金平县的并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CO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保山市、红河州金平县与红河州绿春县的并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3%,CO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2.3%。基因进化树显示,保山市、红河州金平县的并殖吸虫与GenBank中采自西双版纳的斯氏狸殖吸虫共同聚类为一支;绿春县的并殖吸虫同GenBank中采自越南北部的丰宫并殖吸虫、西双版纳的河口并殖吸虫共同聚为一支。[结论]首次发现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是丰宫并殖吸虫的流行区。保山市和金平县流行的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即陈氏狸殖吸虫。采自西双版纳的斯氏狸殖吸虫就基因序列而言应与保山市、金平县的陈氏狸殖吸虫为同一虫种。绿春县的丰富并殖吸虫无论是形态学还是基因序列均与采自越南北部的丰宫并殖吸虫一致。而采自西双版纳的河口并殖吸虫就基因序列而言与绿春县的丰宫并殖吸虫应为同一虫种。
其他文献
长输原油管道由线路管道和站场工艺管道两部分构成,通过分析其所属压力管道的类别,管道壁厚设计选用的标准规范,并通过事例计算不同管径、不同设计压力的线路管道和站场工艺
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在规模开发后,出现了井间汽窜频繁,油层动用不均,热利用率低等矛盾,通过实施组合式注汽技术,较好解决了此类问题;为持续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水平井注水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维持油藏压力、增加驱油效率及波及系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水平井注水工艺在采油中有着显著优势,但在具体应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矿开采行业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容忽视.开展煤矿井下资源开采时,需要确保电力能源供应充足,提高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将无功补偿技术科学运用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在煤矿开采生产的过程中对于防治水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稳定性.在生产中受地质条件、技术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矿井物探技术在矿井勘探环节中的应用,矿井物探技术在采矿事业中运用在多个方面,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采矿的质量以及效率,已经成为了未来采矿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