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中SHP-1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淋巴瘤患者对传统的化疗方案(如COP,CHOP等)表现出较好的反应,但多数往往在达到缓解后数月至数年的时间内出现复发。寻求治疗新药及新方案成了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体外和动物实验显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结肠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胰腺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有抗癌活性,并具有明显的抗淋巴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特异性地抑制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UPP),从而发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播散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毒副作用小,并与常规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国外基础研究显示硼替佐米体外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等均可以抑制多种恶性淋巴瘤细胞株的增殖。   SHP-1(又称为HCP,SHPTP1,and PTPlc)是一68kD,含有SH2结构域的非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它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且作为关键的调控因子调节细胞内的磷酸化水平,SHP-1调节不同的跨膜受体胞内信号,SHP.1首先表达在造血干细胞,它特异的下调细胞内跨膜受体信号:即伴体内酪氨酸激酶激活的生长因子受体(c-kit,CSF-1,TrkA和EGF等)、细胞因子受体(Epo-R,IFNα/β-R,IL-3R和EGF等)和参与免疫应答的受体例如TCR络合物和CD5。Unkeless等发现在淋巴细胞,SHP-1通过它的SH2结构域与抑制免疫受体CD22,CD72,FcγRⅡB,p70-NKB1和KIR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粘合,使下游蛋白脱磷酸化,终止生长信号或激活调亡信号,因此,发生在淋巴细胞内的SHP-1机能障碍会导致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肿瘤的发生。本实验拟探讨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SHP-1基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进行传代培养,用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对其进行处理,于不同时段收取细胞,应用MTT法检测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HP-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1.随着硼替佐米浓度、干预时间增加,Raji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2.随着硼替佐米浓度增加,干预时间增加,Raji细胞株凋亡率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3.硼替佐米对Raji细胞中SHP-1mRNA表达的影响   (1)未加药物组SHP-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硼替佐米干预组SHP-1mRNA相对表达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不同浓度药物干预相同时间,随着硼替佐米浓度增加,SHP-1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同一药物浓度干预不同时间,随着时间延长,SHP-1表达水平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硼替佐米对Raji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可以上调SHP-1mRNA的表达水平,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SHP-1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口服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探讨口服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最佳方案选择。   方法:⑴研究对象。选取中山一院、广州市妇女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每年528,000例妇女被确诊为宫颈癌,266,000例妇女死于宫颈癌。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病例占
目的:观察中药葛根素(purarin)对小鼠D3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D3)肝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能力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浓度用于分化诱导。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对干细胞分化的肝细胞进行计数和RT-PCR技术观察肝细胞标志物表达量,研究葛根素对干细胞的肝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RT-PCR技术观察转录因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