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但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比,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在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今后政府、城乡居民共同关注的焦点。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对合理运用公共财政稳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水平、探索未来养老金的合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为研究对象,以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公共财政支持为目的。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走访专家的基础上,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财政分权理论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从理论基础、相关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建议5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近几年来,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参保率从2012年的96.8%提高到98.8%,呈现平稳低速增长态势;养老金征收额从2012年的87094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78722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5.93%,增速较快;养老金发放额从2012年的5056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17806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8.57%,基础养老金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2017年每人每月100元,较好的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养老的刚性需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奠定了基础。在基金运营方面,虽然基金收入额和累计结余额保持一定的速度不断增加,但囿于体制,德州市政府只能选择比较保守的银行存款方式存储基金,保值增值效果较差,急需探索新的制度和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2)简要回顾了不同时期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情况,从“老农保”时期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时期,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在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等财政支持方面都有所改观。中央和省级财政基本只负责基础养老金的补助部分,市级补助也主要以“补出口”为主,但市级补助占总补助比例较小,说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更多的依靠中央、省县级补助。县级补助需要承担“补入口”和“补出口”责任。但补助金额涨跌不定,说明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受地方财政实力的影响波动较大。(3)通过分析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基本情况,发现在财政支持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级养老金收益及保障水平较低,人民政策认可度不足;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基金管理不规范;三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的财政风险;四是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五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不明晰。(4)结合德州市实际情况,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对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影响程度最大,财政收入越高,财政支持额也越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影响程度仅次于财政收入;城镇人口数量对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5)根据前文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完善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升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是合理界定边界,使地方财权和事权相对称;三是保障基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四是促进城乡统筹,平衡区域差异;五是提高基金运营层次,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六是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缴费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