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aco-2细胞对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标记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FITC)及负载维生素D3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VD3-FITC)的摄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sSAN-FITC及sSAN-VD3-FITC通过Caco-2细胞吸收模型的跨膜转运特点。方法:1.采用荧光多功能连续光谱酶联免疫分析仪(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FITC的荧光强度,观察分析sSAN-FITC浓度、作用时间、pH值改变对Caco-2细胞摄入sSAN-FITC的影响。2.采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co-2细胞对sSAN-FITC及sSAN-VD3-FITC的摄取,并分析作用时间对摄入的影响;3.采用Caco-2细胞吸收模型研究sSAN-FITC、sSAN-VD3-FITC的跨膜转运,利用荧光酶标仪检测接受池内溶液中FITC的荧光强度,观察sSAN-FITC及sSAN-VD3-FITC从肠腔侧(apical,AP)到基底侧(basolateral,BL)的转运特点。计算跨膜转运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分析作用时间对转运的影响。结果:1.荧光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加入sSAN-FITC后,细胞内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且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50、100、200、400μg/ml)的sSAN-FITC与Caco-2细胞共同作用2h后,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200μg/ml组、400μg/ml组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强显著(p<0.01);而且与其他各浓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以400μg/ml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最高(p<0.001)。②sSAN-FITC与Caco-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1h、2h、4h)后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p<0.01,p<0.001);各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③溶液pH值影响Caco-2细胞对sSAN-FITC的摄入,当溶液pH等于7.0时,细胞内荧光强度最低,当pH值低于或高于7.0(6.0、6.5、7.4)时,荧光强度均增强(p<0.01,p<0.05);溶液pH为6.0时荧光强度最高(p<0.01)。2.荧光显微镜照片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显示,sSAN-FITC、sSAN-VD3-FITC可以被Caco-2细胞摄入,与细胞作用1h后,sSAN-FITC大量吸附在细胞膜上,在细胞周围形成绿色荧光环,作用4h后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荧光颗粒,荧光强度增强;sSAN-VD3-FITC与Caco-2细胞作用1h后胞浆内即出现荧光颗粒,作用4h后,胞浆内荧光强度增强。3.跨膜转运实验结果显示:①AP-BL转运方向,sSAN-FITC与Caco-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0.5h、1h、2h、4h)后,接收液内的荧光强度、药物的累积转运量比空白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p<0.01);作用4h后接收液的荧光强度最强、转运量最多(与作用0.5 h、1h、2h比较,p<0.01);Papp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未有饱和现象。②sSAN-VD3-FITC的跨膜转运结果显示,在AP-BL转运方向接收池内液体中FITC的荧光强度、药物的累积转运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接收液中荧光强度、药物的累积转运量明显升高(p<0.01,p<0.05).AP-BL方向的跨膜转运Papp较稳定,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③sSAN-FITC与sSAN-VD3-FITC的跨膜转运比较,0.5h时sSAN-VD3-FITC接受液内荧光强度高于sSAN-FITC(p<0.05)。结论: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及负载维生素D3的自组装海藻酸钠纳米粒(sSAN-VD3)均可被Caco-2细胞摄取,摄入时受药物浓度、药物作用时间以及药物溶液pH值的影响,sSAN和sSAN-VD3均可以通过Caco-2细胞吸收模型从肠腔侧到基底侧进行跨膜转运,并存在时间依赖性,表明sSAN和sSAN-VD3均可经胃肠道给药吸收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