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及瘤细胞裸小鼠皮下注射形成荷瘤鼠,建立瘤组织裸小鼠肝包膜下原位移植模型,通过腹腔内间歇注射用药在体内诱导建立稳定表达多药耐药基因(MDR1)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裸鼠的皮下肿瘤,形成供瘤鼠。取裸小鼠(4~6周龄)16只,1%戊巴比妥钠(35mg/kg)腹腔内麻醉下在裸小鼠肝包膜下移植1mm~3大小肿瘤微块建立原位肝癌模型。盐酸阿霉素1.5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1次/周,共8周,诱导建立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耐药细胞原代培养3-4代后应用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肿瘤耐药基因mdr-mR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MTT法检测示诱导组HepG2对ADM的耐药指数增加了15.6倍。FCM观察发现P-gp蛋白的表达阳性率由30.2+0.01%增加至75.4+2.78%。RT-PCR显示诱导组mdr1-mRNA高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与临床肝癌相似的稳定表达MDR1基因的裸鼠原位肝癌耐药模型,该耐药细胞株P-gp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和逆转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