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是规划和项目的源头,环境影响评价自我国施行以来的13年里,已经成为环境保护战略部署的基本制度,但是光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已经不能够充分调和公民日益强烈的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在工业文明社会越发被看重和保护的今天,从决策链最顶端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经被许多国家研究并应用于实践,而且取得了不错的环境效果。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政策影响大国,国家的宏观政策往往在环境改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国60余年来,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三峡大坝等举世宏伟的工程造福着一方百姓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人类能动性对环境的相对影响。近年来各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集中爆发,反映了在我国对于政策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规划和项目的环境评价处于决策链末端,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损害约束力相对较小,预防和补救作用极其有限,作为一个政策大国,这方面的缺失跟国情离不开关系,但如何正视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学界也有必要拿出一套跟国情接轨的可行性方案,学术的探讨也会落实在制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上。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世界各国关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成熟经验,从各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及参与主体、评价程序、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入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成熟经验和缺陷,并提出构建我国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为我国接下来的环境保护战略部署添砖加瓦。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主要介绍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基本理论,包括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厘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难题”,从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应用方面对我国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由现象剖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难题。第三部分:“域外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考察”,主要介绍了域外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内容,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象及参与主体、主要程序及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总结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对比,并在每一小结的最后作出总结,以窥各个国家关于决策方面环境评价的具体优缺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构建我国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此部分是在说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我国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对象、参与主体、主要程序、监督和公民参与机制以及法律责任几个方面拿出一套完整且符合我国现有社会性质和经济文化特点的制度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