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学经过两汉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东汉前期两汉之间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经学在汉代经学发展和演变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两汉经学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研究东汉前期经学对认识整个汉代经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东汉前期的经学发展和这一时期以经治国的状况作初步探讨。东汉前期统治者在借鉴前朝统治经验和王莽篡汉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作用。因此,东汉初年,最高统治者就将经学确立为“国宪”而大力提倡。首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身体力行,竭力倡导,并大力发展经学教育,使经学文化在继西汉之后,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儒家文化空前繁荣,儒家的伦理纲常成为东汉时代的主旋律。这种做法要比用行政和暴力手段控制、约束人民更为有效,对于维护东汉皇权,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大力发展经学教育的同时,东汉前期统治者又大力奉行“柔道”,以经治国,凡事皆以经为断,一切政令皆以经学为依据,使封建社会各个领域无不打上经学的烙印。经学在东汉前期经世致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后世。到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经学自身日益烦琐化和谶纬化、迷信化,又由于中后期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学越来越不适应统治者需要,以经治国也由极盛而转为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