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在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观察其对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量表(MLHFQ)、中医症状体征量表、6分钟步行试验(6MWT)、B型利钠肽(BNP)、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再住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强心合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入住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各30例,且相关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采取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规范化治疗上加用强心合剂方。(组方:炙黄芪20g、淡附片10g、党参20g、丹参20g、车前草20g、葶苈子20g、麦冬l0g、玉竹10g),并根据患者具体的症候特点酌情加减,每剂方药浓煎至200ml,每日一剂,持续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共6个月,于治疗后3月及6月进行患者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中医证候量表、MLHFQ、6MWT、BNP、心脏彩超的变化,以及再住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心衰证候评估及辅助检查不具显著差异;(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及MLHFQ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比治疗后3个月的改善更佳,同时组间相比,治疗组的改善也更为明显;(3)在6MWT及BNP方面,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治疗组较治疗前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P>0.05),组间比较则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心脏彩超各指标方而,两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一定提高,但与治疗前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6个月,LVEF进一步提高,且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室收缩末期的内径及容积,舒张末期的内径及容积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显著改变;组间比较,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所有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监测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异常改变。结论:(1)与单纯西医规范化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强心合剂可进一步增加疗效,包括心衰症状、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且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2)所有病人在6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均监测安全性指标,未发现可能与药物有关的异常变化,说明CHF患者长期应用强心合剂是安全可靠的,可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