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住房问题是关系到个人生活水平、社会安定和谐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国家住房政策不合理,住房保障不到位,公民的基本权益即得不到保障,进而必将严重影响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住房资源配置中已发挥基础性作用;但住房制度体系由福利制向市场化转型后,城市中低收入居民无法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其住房困难的问题已日渐突出。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住房保障工作中,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是确保住房保障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有限的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公正、公开地分配给切实需要的人群,是各级住房保障部门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立足住房保障的基础理论,以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为例,借鉴国外部分地区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先进经验,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探讨,最后从社会经济学、公共服务管理等角度,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机制的思路和措施。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基本理论阐释,阐释了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的概念及其与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政策执行理论等住房保障的相关理论,为案例分析及提出相关措施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机制现状,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对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境外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的经验与借鉴,介绍新加坡和香港在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的良好做法,及可供我国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五章是根据国内外城市的经验,提出促进保障性住房合理分配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合理划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准入线;优化资格审核程序,确保公平准入;完善轮候分配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强动态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加快住房保障立法,明确责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