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拟人隐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视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从古希腊的Aristotle开始,人们从修辞的角度探索隐喻的奥秘。近年来,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深度的探讨。Lakoff&Johnson(1987)率先表示,隐喻是建构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思维方式。他们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认为拟人隐喻是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重要类型。从此,拟人隐喻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创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自然语言意义建构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对隐喻的理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其它隐喻一样,拟人隐喻同样包含隐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但是传统语言学多从修辞的角度来阐释拟人隐喻,很少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拟人隐喻。本文以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拟人隐喻为研究对象,将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应用到拟人隐喻的认知解读过程中。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拟人隐喻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体验性是拟人隐喻的认知基础,通过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两个方面进行运作;另一方面,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普遍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解释拟人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而且对拟人隐喻进行动态地在线意义建构,建构方式包括拟人隐喻的语义冲突、语义映射和语义合成;建构类型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网络模型构成,即单一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模型。这四种网络模型按照各自的运作机制对拟人隐喻进行意义建构,揭示出理解拟人隐喻的认知过程。本文不仅论证概念整合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机制,而且为拟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提出来总体观点,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回顾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对拟人隐喻进行概述,介绍拟人隐喻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第三章是文章的理论基础,即概念整合理论,系统地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过程、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以及概念整合网络的类型。第四章主要研究概念整合理论下拟人隐喻的认知基础,从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五章解析概念整合理论下拟人隐喻的意义建构,结合具体语言实例,论证拟人隐喻建构方式包括:语义冲突,语义映射和语义整合,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对拟人隐喻的建构类型进行探究,结合概念整合的四个子网络,解析了幽默、政治、诗歌等相关联的拟人隐喻,对拟人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将其认知过程动态性地展示出来,论证了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拟人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佛山文化的底蕴是很丰富的,民间工艺也很发达。我看到冯氏木版年画工作坊时,感觉受到很大的冲击。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而又繁荣的木版年画一条街,生产及经营木版年画的旺地,但
植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寒冷地区植物配置的现状,论文采取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乡土树种应用于挖掘、植物的冬季特征、植物的四季变化、彩叶
齿轮传动在机械传动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变位齿轮传动。学者们对标准齿轮弹流润滑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变位齿轮弹流润滑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渐开线变位齿轮正
数字化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以现代科技的手段弥补了传统博物馆不足,摆脱了传统博物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利用范围。开辟文化产业的新路
为适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新形势,昆明理工大学与泰国教育部中学教育质量督导委员会签署了"昆明理工大学泰国高中生赴华汉语教育项目"协议,以促
目的探讨新生儿日常护理中结合新生儿早教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健康婴儿96例,作为研究主体。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
云南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马帮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马帮人留下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的。
H.264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 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通过该标准,在同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一直是文化传统所弘扬和社会文化所提倡的高尚行为,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探讨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促进学术丰富、社
农业保险是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农业风险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和有效措施,近年来,理论界及各国农业保险的实践加深了对农业保险属性的认知,即承认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