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一个耐力运动模型,探讨一次长时间运动后MAPK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骨骼肌蛋白合成中的作用。研究方法:9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采用自由饮食喂养。适应性训练后,分为7组,每组6只:安静对照组(C),90分钟运动后即刻取材组(GO),90分钟运动后1时取材组(G1),90分钟运动后6时取材组(G2),]20分钟运动后即刻取材组(LO)120分钟运动后1时取材组(L1),120分钟运动后6时取材组(L2)。实验为一次长时间训练:除安静组外所有大鼠均需在水平跑台一次长时间训练,坡度5°,跑速20m/min,运动90min和120min,共计运动一次.所有组在运动后即刻,1时,6时取样。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骨骼肌中MEK1/2, ERK1/2, P90rsk磷酸化表达,MHC蛋白表达。研究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G2组和L2组MEK1/2磷酸化水平(P<0.05),显著性下降。G1组磷酸化增加。G组运动后1时磷酸化水平增加,6时下降。一次长时间运动使骨骼肌MEK1/2的磷酸化水平改变,使G组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L组逐渐降低。(2)与安静组C相比,G2组ERK1/2磷酸化(P<0.05),显著性下降。90分钟运动组和120分钟运动组磷酸化水平均稍低于安静对照组,两运动组趋势一致,均为运动后1时比运动后即刻磷酸化水平升高,运动后6时降低。(3)与安静组C相比,L(L0.L1.L2)组P90rsk磷酸化(P<0.05),显著性降低。90分钟运动组和120分钟运动组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安静对照组。(4)与安静组C相比,G2组MHC磷酸化(P<O.05),显著性降低。90分钟运动组的趋势为运动后1时比运动后即刻升高,运动后6时明显下降。120分钟运动组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后1时比安静对照组降低,但6时明显升高研究结论:一次性长时间运动使MAPK信号通路中MEK1/2磷酸化活性降低,ERK1/2磷酸化活性降低,p90rsk磷酸化活性降低,骨骼肌MHC蛋白合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