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地区怒江以西高黎贡山构造-岩浆-变质-成矿带上,是近年在“滇(中国云南)缅(缅甸联邦)”相邻地区首次发现的一个卡林型金矿床。矿区所处的经向展布的高黎贡山成矿带,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铁、铜、铅、锌、钨、锡、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同时又处在西南“三江”成矿带上,理应成为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但由于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研究程度薄弱,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量与其巨大的资源潜力极不相符,近年来对矿区及外围地区乃至整个成矿带的找矿方向不明确,后备资源地和资源潜力眉目不清。前人少量的工作认为,区内矿床是严格受不整合面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或认为浅表部红色粘土型金矿是矿区的找矿主体,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均具有明显的束缚作用。因此,针对滇西“三江”地区最困难地段,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系统地对上芒岗金矿区“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床进行解剖研究,查清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总结各种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重新观察分析和审视该区金矿床(体)的时空定位机制和成因机理,完善和建立成矿模式,进而指导矿区及外围地区找矿,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该类矿床的地质认识,在“三江”地区全面研究“卡林型”金矿床提供一个典型范例,拓展找矿途径和工作思路,而且有利于扩大矿区及外围资源潜力和提高高黎贡山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研究水平。本文在重新审定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上芒岗金矿区内不同类型金矿床(体)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等,在总结控矿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成矿作用,建立了成矿模式,结合X荧光测量、γ能谱测量、氡气测量、地电化学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技术成果,对矿区及外围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找矿远景区和优选靶区。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矿区处于冈瓦纳古陆和欧亚大陆碰撞汇聚结合带东部边缘的构造转换活动区的次级伸展构造单元内,是掸邦地块北西边缘的高黎贡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龙陵—瑞丽断裂带中段之次级的潞西金矿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中一新生代以来长期受到印度大陆不断向欧亚大陆的强烈推挤、碰撞、俯冲和造山作用过程的影响,使本区成为一个中—新生代褶皱带或推覆带或陆缘活动带,局部具有被卷入陆内再次造山的变质地体性质。(2)区内陆内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快的碰撞及其持续挤入,又与晚古生代以来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的主要控制作用密切相关。因而,晚古生代和新生代时期表现出的独特动力学过程,使高黎贡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具有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构造背景,具有卡林型、红色粘土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现代热泉型等金矿床的成矿条件。(3)矿区存在原生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两类矿体。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看,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原生卡林型金矿或金矿化蚀变体,是原生金矿在氧化带中的表现,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表明,红色粘土型金矿仍属“红土型”金矿床,与国内外“红土型”金矿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定名为“红色粘土型”金矿,更能反映其特点。(4)系统总结了美国西部和中国两个“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床的普遍特点,并将其与上芒岗金矿进行比较研究。上芒岗金矿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蚀变和围岩蚀变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它们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从而肯定了上芒岗原生金矿属卡林型金矿床的认识。原来认为卡林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勐嘎组碎屑岩与下二叠统沙子坡组碳酸盐岩的不整合面上。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矿石矿物学、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提出下伏沿上芒岗断裂破碎带向北西倾斜的深部勐嘎组和沙子坡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内均可赋存卡林型原生金矿床,突破了上芒岗金矿区“不整合面控矿”的思路。(5)除近地表产出的红色粘土型金矿床外,根据金矿体赋矿建造的空间结构,卡林型金矿体空间上从上到下依次展布侏罗系中上部及侏罗系与二叠系之间不整合面的似层状马脖子式矿体、北东向断裂带中的脉状上芒岗式矿体、公养河群顶板之上二叠系中下部的细网脉状营盘式矿体,以及赋存在深部隐伏斑岩接触带附近的曲面状弄丘坝式矿体等四种主要矿床式,并共同构成集束状、楔柱状、叠层状、曲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和树枝状或花状等五种组合型式。(6)建立了上芒岗金成矿带“红色粘土型”、“卡林型”两种类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板块对挤、碰撞及俯冲激发深部地幔物质熔融上涌侵位,结晶分异后与地壳物质发生强烈的同化混染联合作用(AFC过程),形成的深部幔源成矿流体沿龙陵—瑞丽韧—脆性剪切断裂带运移,并在与其平行的上芒岗、马脖子等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运移富集沉淀,燕山晚期形成了卡林型金矿,构造变形转折部位和走滑断裂的拉分区域是金矿化的富集位置。喜马拉雅期印-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在本区应有明显的体现,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应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卡林型金矿作为矿源,在沙子坡组碳酸盐岩的岩溶地貌基础上,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由于岩溶崩塌作用,成矿物质短距离搬运和堆积,再经风化淋滤作用,形成了“红色粘土型”金矿床,其形成与“矿胚”、气候、构造抬升的速度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红土化作用不完全,去硅作用不彻底,氧化作用较弱,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化阶段,即红土化的初级—中级阶段,是本区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7)提出了龙陵—瑞丽深大断裂带是深部幔源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与其平行的次级断裂破碎带既是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又是有利的卡林型金矿赋矿空间,沿上芒岗断裂破碎带及与之平行的断裂带深部均是寻找矿卡林型原生金矿的重点,而在卡林型原生矿附近的微型盆地则是寻找红色粘土型金矿靶区。(8)在上述成矿模式、矿床结构模型及控矿规律认识的指导下,结合地球化学勘查成果,综合区内生产实际,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上芒岗金矿区深部、勐莫—崃巴山、回龙村—项球、河边寨、马脖子等五个成矿预测远景区,并进一步圈出广令坡矿段、麦窝坝矿段、勐莫和红球河等四个优选靶区。其中,广令坡、麦窝坝两个预测靶区以找寻深部的卡林型金矿为主,近地表部位仍有扩大红色粘土型金矿资源量的前景;勐莫预测靶区以寻找红色粘土型金矿为重点;红球河预测靶区除存在一定规模的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外,还有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潜力。
其他文献
云南省是中国与泰国陆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与泰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农业同为云南省和泰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8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支持治疗:静脉滴注
国际服务外包是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新型商务模式,是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者。国际服务外包是通过战略性经营转变和创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业务质量,改善企业经
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泰国初级学习者的汉语阅读课存在对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重视不够的问题。这就影响了泰国初级学习者的汉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因而,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以及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融资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响应我国“走出去”战略,越来
水轮机转轮材料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综合性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水轮机组向大型化发展,对转轮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屈强比材料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求而发展
本论文在梳理欧共体/欧盟对阿拉伯政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欧盟对阿拉伯政策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欧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能力-期望值差距”的主要原因。欧共体成立初期,与阿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汉语中量词的运用丰富多样。无论是从量词词源还是从词类搭配来看,量词与名词的关系都最为密切,关于名量搭配的研究汗牛充栋,至今未曾断绝
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是80年代产生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方法,是预测控制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之一。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国内外控制理论界和工业界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