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耕地资源的日趋减少,采煤塌陷地的复垦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复垦方式多以表层覆土为主,但是土壤来源难以保证。尝试用废弃的粉煤灰与污泥、粉煤灰与酒糟以一定的质量比组成采煤沉陷地复垦基质,来代替表层覆土进行塌陷地的复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测定新配基质中的镉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不适合种植一般食用植物。需要探讨种植食用器官吸收重金属镉不超标的作物。本研究通过室外盆栽试验,选取可以在基质中生长并且食用部分的重金属镉含量相对较低的作物种植在基质中。检测了植株的生长状况、食用器官的营养成分、Cd含量等;比较了各试验作物对基质适宜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质理化性状可以满足各植物生长要求。基质的容重均低于一般土壤,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基质养分的转化;田间持水量可维持在70%左右,有利于作物吸收水分;基质配置初期盐分含量较高,经过雨季的淋洗和一年植物种植后能够满足一般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2)富镉复垦基质一第一季不适合种植绿豆、大豆、马铃薯、芸豆和豇豆。而富镉复垦基质二除不适合种植绿豆外,马铃薯、大豆、芸豆和豇豆生长良好,但是大豆的产量低。而马铃薯不仅长势良好,其食用部分和秸秆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适于推广。(3)马铃薯、大豆和芸豆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没有受到富镉复垦基质的影响。说明上述三种作物在富镉复垦基质中种植的可行性。为其大规模推广提供理论依据。(4)分析预测了富镉复垦基质中镉减少到安全环境值所需要的时间。(5)这种富镉复垦基质的利用模式在生产可食用作物的同时也可达到植物修复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塌陷与破坏的废弃地区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起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