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绩效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地区、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落后的总称。它是由人们自身收入低下造成的一种自身生活必须物品匮乏,相应服务设施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发展机会的一种生活状况。而贫困容易滋生事端,产生不稳定因素,也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当今世界各国一直把消除贫困当成自身的一个艰巨使命来完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扶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入新时期后,随着中国在扶贫工作上的不断深入,扶贫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困难。而且在扶贫的工作中还存在些问题,如中央推行了各种扶贫政策和扶贫手段,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了各项扶贫措施,但是何种手段或措施才是积极有效的?哪种是在扶贫工作上并没有多大意义的?另外我国现阶段的扶贫模式,还是属于比较粗放型的,贫困发生率的下降是我国政府付出了比较大的经济代价,如何使我国的扶贫资金在各种扶贫手段上的配给结构达到最优?如何使扶贫工作在达到同样扶贫效果的条件下所需资金较少?或者说如何较优分配扶贫资金,使其达到较优扶贫效果?扶贫绩效评估是提高扶贫绩效、控制返贫现象、巩固扶贫成果的必由之路。国际上,各国学者已经在自己的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开始系统的研究扶贫绩效,以提示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扶贫效率。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扶贫绩效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急迫了。当前,中国在扶贫绩效评估上的研究还正处于起始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而且,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重点还是在定性的研究分析之上,对于定量分析还比较欠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更是不足。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论文拟以江西省为样本,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对如何使我国的扶贫资金在各种扶贫手段上的配给结构达到最优、如何使扶贫工作在达到同样扶贫效果的条件下所需资金较少、或者说如何较优分配扶贫资金,使其达到较优扶贫效果等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既是对政府扶贫工作的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也是解决国家三农问题的一个值得探寻的途径。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国内外在扶贫绩效上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扶贫有关的理论综述,介绍了贫困的概念、中国的扶贫模式,并对绩效和绩效评估的内涵予以了界定;第三部分是江西省的贫困与扶贫现状,介绍了江西省贫困现状所存在特点,并对江西省的扶贫模式及其转变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是对江西省的扶贫绩效予以评价,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在扶贫上的绩效予以了客观系统的评价,对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了扶贫绩效分析,并对江西省扶贫模式给予了政策上的相关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论文的成果,指出了论文中的不足,并对绩效评估的后续研究予以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领域里一系列的创新发现和技术突破,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各地区均把高技术产
C1 Introduction  loud computing has recently been experiencing fast development as a distributed model for performing utility computing. The cloud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virtualization techniques p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市场迅速成为城乡商品流通诸业态中成长最快、比重最大的一种,并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专业市场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协调
在我国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之后,填补了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的空白,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则丰富了投资手段,为
现阶段,国内的经济体制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发展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证券期货市场。目前证券市场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相比其他国家,国内的证券市场仍存在起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