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建筑近年来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建筑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其中民居建筑始终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要内容。然而,乡土建筑除了单纯的住宅以外,还有寺庙、祠堂、楼阁、牌坊、小桥等,它们在数量和规模上相对较少,但是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特殊内涵。在湖南的农村地区散布着很多石桥建筑,它们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具有强烈原生性的湖南乡土建筑,它们所具有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考察与体验取得石桥建筑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从建筑学、景观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本地区石桥文化与乡村景观关系的相关观点。文章首先从追溯中国石桥的发展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湖南石桥的现状,在石桥的建筑形式、装饰艺术和社会功能上分类详细论述了本地区石桥的建筑文化特色,并结合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出传统思想、民族生活方式及习俗对本地区石桥建筑文化的影响。其次,在总结出当地石桥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石桥景观的特性,寻找出湖南农村石桥文化和乡村景观的相关联因素。在这里,石桥不单单是作为一种建筑类型而存在,反映当地建筑特征,更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景观文化现象,在村落形成和村落的景观格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具有强烈视觉效应和人文效应的景观载体。注重对石桥建筑景观效应的分析,重视石桥景观与人的联系是本文的研究特色。文章的最后,就石桥景观文化提出建立石桥景观价值评价体系,为具有地域代表性、有特殊文化价值的资源进行重点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再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当地石桥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建议。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湖南乡土建筑的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