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是两个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系统,公路交通系统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经济水平也影响了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适应型”的公路交通,保证两系统的共同发展,协调两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目前,关于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无论从适应性内涵的丰富性还是适应性定量分析方法模型的科学性上都存在有改进和继续研究的空间。基于此,本文以公路交通系统和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多个方面定义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的内涵,分别构建评价指标和测度模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角度出发,多方面定义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内涵。公路交通要在发展速度上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性,作为经济发展的服务产业,公路交通要能够在数量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公路交通、经济发展均受到资源的约束,适应经济的发展,必须能够以最优的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公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论文从协调发展、供需均衡、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阐述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机制。构建协调发展度、潜在供需均衡度、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指数组成的适应性分析评价模型。确立了公路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了熵权法为基础的拟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同时分别选取了潜在供需均衡度、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指数评价指标,根据公路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DEA方法的评价模型,对公路交通的潜在供需均衡度进行分析。将公路交通作为具有“投入—产出”过程的生产系统,使用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对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度进行测算,采用熵权法对环境影响指数进行评价。最后,阐述应从协调发展度、潜在供需均衡度、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指数综合反映公路交通经济适应度,构建了公路交通综合适应度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参数进行确定。综上所述,论文深入分析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理论,确立了评价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的思路,多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为实现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