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通过国家、地方、民间对其形象的塑造,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历史的一个象征。本文将韶山地区毛泽东神化的研究置于地方民间信仰和民众生活实践的大背景中,借助地方文献资料,通过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追溯国家和地方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及其所形成的象征意义的运用,着力分析地方精英和信仰个体如何建构和发明毛泽东神性,展现神圣如何在世俗中凸显并在世俗中展演的历程及其特点。
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提出本研究选题缘起、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韶山概况以社区变迁为线索,通过传统宗教信仰及其习俗的梳理,找寻地方信仰传统的特征;第二章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论述历史上和现实中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以及象征意义;第三章以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为对象,考察地方政府如何运用毛泽东故里资源,而地方精英将纪念和祭拜毛泽东的活动融入到韶山冲的旅游发展中,在地方与民间之间形成了阐释和协调的双重身份;第四、五章以民间田野材料为主,从神圣时空、显灵物、仪式、特殊个体诠释和民众世俗生活等方面阐述民间神化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和思维逻辑,展现毛泽东神化的多样实态,以及民众利用毛泽东象征符号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结语部分对民间毛泽东的神圣性进行总结,讨论国家、地方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