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以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撤并或重组重建工作,目的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撤点并校过程中优秀教师、学生纷纷涌入城镇,造成农村小学后进生比例增加,后进班级也相应增加,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工作陷入瓶颈。那么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的状况怎样?其存在问题有哪些?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针对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近二十年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并以前人研究作为基础,对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实践做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实践后的建议和对策。本文依据上述思路分为四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指出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进班德育教育管理缺失严重,片面追求分数质量;后进班级管理方法不当;后进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后进班级管理管理原则偏颇;后进班级中学生心理教育被忽视现象严重;后进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众多;后进班偶发事件频发,导致家校关系紧张;第二章:调查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学校层面的管理与评价、教师、班级关系原因;社会环境原因;家庭环境原因;第三章:根据存在问题原因,结合笔者自己多年后进班级管理的经验,提出农村小学后进班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层面:要完善学校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各科教师培训力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敢于突破教育评价传统,切实提高管理能力;有效协调班级关系以促后进班级管理;其次社会层面:教育社会大环境改善之余要严把教师质量关;投资文化设施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完善法律法规,严惩不法行为;最后家庭层面:家校合作提高家长思想认识;适时开家长会,提醒家长进行爱的教育;还要加强家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