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中切换及服务迁移协同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设备的不断增多和用户业务需求的提升,促使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发展,通信传输容量和传输速率均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丰富的服务应用,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了打破移动设备资源壁垒,研究者提出移动云计算(Mobile Cloud Computing,MCC)网络结构,扩展移动设备的电源、存储和计算能力。但是MCC无法满足高带宽低时延应用服务的需求,因此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结构。MEC可以缓解网络带宽压力、降低服务时延、满足多种服务需求。MEC服务对象大多是移动用户,用户移动的复杂性将会为MEC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Service Migration)正是应对边缘计算中用户移动性的关键技术。MEC网络中包含通信、计算等多种资源,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相互影响,使得移动性管理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现有研究大多将切换及服务迁移割裂考虑,难以最小化服务中断时间、降低切换及服务迁移次数。因此,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通信切换及服务迁移协同管理方案,从移动性管理决策角度,解决了何时执行和目标选择这两个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时间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种通信切换与服务迁移的协同时序管理方法。首先分析通信切换与服务迁移执行关系,设计协同时序管理方法流程,以最小化服务总中断时间。其次提出协同时序管理判决算法,确定何时触发通信切换及服务迁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协同时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2)从目标选择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通信切换与服务迁移的协同目标选择策略。首先分析切换和服务迁移执行目标选择关系,提出协同目标选择策略。其次,采用Q-Learning算法确定执行目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协同目标选择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装载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中,其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在建设中愈加显得明显,对国家建设已经不可或缺,装载机在进行作业时物料会产生对铲斗的反作用力,因而
现场运维是保证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主要负责所辖区域内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现场巡视、现场故障处理和现场抢修等任务。由于技术、设备及业务的多元化趋势,通信网络结构的复杂度不断增加。现场运维工作量大、管理问题多、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研究解决。目前,关于现场运维优化机制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任务分配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大多考虑的是对例行任务的分配,对于突发任
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农村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庞大的农业人口使得对乡村聚落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对丰富农村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岷江上游中段。作为一个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对其乡村聚落的
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出图像中一些适合观察理解和识别分析的信息。图像分割作为数字图像处理域的重要分支,其主要是根据某些图像特征并从背景或其他伪目标中提取出感兴趣的区域,对图像分析和模式识别等学科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将图像分割技术应用在医学图像中,可以为临床诊疗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辅助医生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目前的图像分割方法中,水平集方法由于利用动态的演化曲线处理其自由拓
在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新兴业务如网络直播、AR/VR等不断产生,网络通信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如何合理分配网络中的计算、存储及带宽等资源来处理海量边缘数据,满足业务需求是网络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论文以边缘网络下的增强现实应用为例,通过对计算和缓存两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来解决应用需求同时改善整体网络性能。本论文研究根据业务特征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为满足业务的实时性需求,综合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首的众多特大城市,在国家多次提出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快速膨胀,城市病也日益严重。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载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以往凭借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独特的政治、文化、医疗、教育等资源优势,吸引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2000-2010年是北京人口快速增长阶段,常住人
民事连带侵权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是一个兼涉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问题。连带责任的规定是为了充分保护债权人、被侵权人等权利人的民事权利,以期获得最为全面的损害赔偿等救济。我国法律在实体法上规定了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并在司法实践中将其作为必要共同诉讼的情形之一,但这一做法在程序法上缺乏立法依据和理论依据,使债权人选择性的请求权在诉讼中无法实现,连带责任制度的目的亦无法达到。研究连带侵权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有助于
2019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40年来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进行客观的梳理和评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基本规律,并为行政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以此来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动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将按照问题线索为主,时间线索为辅的思路进行。首先对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的形成进行量化分析。其次,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是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引入了的一项全新制度。开放许可指的是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专利行政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后公布,任意的被许可人只要满足书面通知被许可人并支付许可使用费后即可实施该专利。引入开放许可制度旨在解决我国现阶段专利信息不对称、专利实施许可率较低的难题。开放许可制度虽然在国外发展己经趋于成熟,但是其纳入我国专利制度体系还属首次,要想与我国现有专利制度体系融合,必须在制度构建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高中生英语作业作弊的原因及防治。本研究者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作业作弊的研究,对41名高中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