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例心包疾病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包疾病的病因构成,分析心包积液量及积液性质与病因分布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2年1月~2012年7月诊断心包疾病的19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心包疾病病因构成依次为:肿瘤性64例(33.0%),结核性61例(31.4%),非特异性28例(14.4%),病因不明17例(8.8%),心力衰竭性10例(5.2%),其它14例(7.2%)。   2、超声心动图结果,按心包积液量的多少分级:大量122例(62.9%),中量39例(20.1%),少量33例(17.0%)。   3、心包积液量与病因关系大量心包积液者:肿瘤性53例(53.0%),结核性38例(38.0%),非特异性9例(9.0%);中量心包积液者:结核性14例(48.3%),肿瘤性10例(34.5%),非特异性5例(17.2%);少量心包积液者:非特异性14例(58.3%),结核性9例(37.5%),肿瘤性1例(4.2%)。   4、行心包穿刺者89例(45.9%),其中血性心包积液66例(74.2%)。血性心包积液中,肿瘤性36例(60.0%),结核性20例(33.3%),心衰性4例(6.7%)。   结论:   1、心包积液的量与病因有关联;   2、大量心包积液者提示肿瘤性可能性大,中量心包积液者提示结核性可能性大,少量心包积液者提示非特异性及其他可能性大。   3、血性心包积液提示结核,肿瘤可能性大,但二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通过与靶mRNA碱基对特异结合,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调控基因转录后的表达。近年来研究揭示miRNA-218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