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用碳毡电极多级孔构筑与表面改性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具有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系统设计灵活、蓄电容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种可用于整合可再生能源电力并且易于规模化扩展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当前VRFB功率密度低导致系统庞大且成本昂贵,使其商业化进程缓慢。因此,为提高VRFB的功率密度从而大幅降低电堆成本,开发高性能电极降低高电流密度运行下的主要能量损耗极为重要。设计和制作高功率密度VRFB电池用电极,以同时弱化活化极化、欧姆极化以及浓差极化以降低所致的能量损失。需要同时兼顾电池运行时多孔电极内的多尺度多组分传递速率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因而,设计电极多孔结构、构筑高效反应界面以提升多尺度传质过程与电化学反应尤为关键。本课题以较高孔隙率和电导率的碳毡纤维电极为模型电极骨架,通过在微米级纤维表面或内部空间构建纳米尺度催化层,从而在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传质速率,以大幅提高电极的总体性能。在本课题中,三种渐进式电极制备策略依次展开:(1)针对多孔电极内所发生的多尺度物理化学过程,我们合理利用了纤维的内空间,通过金属萃取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独特的分层多尺度孔网结构的碳毡电极,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4.586m~2g~(-1)),约9倍于原始碳毡。同时,氧和氮官能团也被引入到电极表面上以协同地改善催化活性和润湿性。对于多尺度孔网络,由相交的碳纤维形成的微米级孔有利于电解液在宏观层面的对流传输,而碳纤维表面上的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孔促进了钒离子的扩散以及随后的氧化还原反应。流动电池测试数据表明,具有这种多尺度孔网络结构碳毡电极的VRFB在3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9%,相对于单尺度孔结构的原始碳毡电极高出15.2%。此外,该电池还经过了长达500圈的循环测试没有出现明显的效率衰减,也证明了这种多尺度孔网络结构的出色稳定性。(2)考虑到利用纤维本体空间来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的方法相对受限,我们通过聚苯胺的自组装性质在纤维表面空间,设计并制造了具有无定形多孔结构的、且不使用粘结剂的碳纳米纤维网络。碳纳米网络结构的碳毡的比表面积高达160.8m~2g~(-1),是P-CF(0.4m~2g~(-1))和T-CF(1.0m~2g~(-1))电极的百倍左右。优化的N-S共掺杂和独特的分层多孔结构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和有效的传质途径,促进了VRFB的对流-扩散-反应过程,有效的提高了电极高表面积的利用率。流动电池测试结果表明,使用NS-CN-CF电极组装的电池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质量传输阻抗和欧姆电阻。电池在320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82.4%的能量效率,比热处理的碳毡电极高出15.6%。另外,电池在3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运行超过1000次循环,每个循环的能量效率衰减率仅为0.0046%。综合来看,独特的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使所制备的电极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倍率性能,表面化学以及机械结构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3)为进一步提高多孔电极的催化活性和耐用性,我们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半嵌入式高密度铋纳米球碳毡复合电极,通过纳米结构氧化铋在纤维表面的碳热还原反应生成了独特半嵌入式结构的铋金属纳米球。制备的铋纳米球以高密度和高度均匀分散的方式分布在多孔碳毡的纤维表面,直径低至约25nm的铋纳米球在碳纤维表面上的密度高达约500pcsμm~(-2),铋金属纳米球与纤维表面产生了牢固的Bi-C化学键界面键合,在快速流动的电解液中具有出色的机械稳定性。这种半嵌入式高密度铋纳米球碳毡复合电极没有复杂的表面结构占用活性物质由本体电解液扩散到催化剂表面的通道,实现了电极表面化学性质和表面纳米结构的强耦合,增强了在纤维表面铋金属纳米球催化剂的高效利用。该电极应用于VRFB的负极侧半电池时,即使在高达480mAcm~(-2)的电流密度时,也能保持77.5%的能量效率和60.8%的电解液利用率,并且峰值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238mWcm~(-2),显示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该电池在1000次长循环测试中表现出极稳定的性能,在高达4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每个循环周期仅有极低的0.0018%的能量效率衰减率。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在未来智能出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高精地图正进入大众的视野。目前各大图商和互联网公司研究的高精地图数据精度高、体量大,但是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如果能够对这些数据加以处理,为不同标准的高精度数据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可以大大拓宽高精地图数据的使用范围,满足交通管理、应急保障和道路维护等更多领域的需要。现有的交通要素数
分类号??C93单位代码:10422密级:公开学号:201841118SHANDONG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专业学位)论文题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以s省市场监管数据为例ResearchontheDrivingfactorsofgovernmentinformat
学位
分类号密级UDC編号10736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甘肃省J县农村初中学校为例研究生姓名;王玉环指?
学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取得进展,职业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职教育因而也备受青睐。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红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提高了专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贵州红色旅游人才的需求,地方特色性课程开发亟待解决。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职业领域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较晚,更多集中于中小学、高校,职业领域较少涉及,中职学校更是屈指可数,且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及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广西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农民观念落后,体育意识淡薄;地方乡镇政府体育行政不作为,群众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乡镇人口流动频繁;经济基础薄弱,体育经费不足;教育水平滞后是制约广西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因素主要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根据以上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统筹城乡
学校代码:10200研究生学号:2018101789分类号:D23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研究StudyonLiDazhaosNationalRevivalThought作者:王丽霞
学位
滑寿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学家。滑氏临证治疗特色为:治则论述,源于经典,参会张仲景、刘完素、李杲三家之说,精于脉诊,善治妇科及杂病。
乡村旅游作为乡镇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新型旅游形式,在满足游客感受自然、休闲康养、舒缓压力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资源的利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成熟,乡村地区与之相关的各种产业多产融合态势逐步显现,乡村旅游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旅融合模式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表面粗糙度关系着零件的摩擦、装配、抗疲劳等性能及使用寿命,对表面粗糙度进行全面、高效、精准地测量是实验与实际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现有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式多以离线测量方式为主,评定标准多用于二维轮廓测量,而对于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在位测量研究较少。机器视觉技术是基于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将机器视觉技术与表面检测技术相结合,为切削加工表
随着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向深海迈进,在深海平台立管设计中涡激振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涡激振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仍然经久不衰,因为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对现象与机理的内在联系还存在很多疑问。海洋工程作业中的立管在流向和横向均会发生涡激振动,流向振动会对横向振动产生耦合影响,使得涡激振动更加复杂。国内对高雷诺数下时域数值预报细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