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舰船工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舰船工业能力是技术引进的基础,技术引进是技术落后国家发展舰船工业能力的一个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技术的本质进行解析,结合技术差距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以及技术落后国家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特点,就技术引进模式与舰船工业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认为舰船工业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不明显;技术引进是技术落后国家提升舰船工业能力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技术引进模式与舰船工业能力之间有一种有效率的匹配;利用这种匹配关系,根据舰船工业能力所处的层级,选择合适的技术引进模式,可以对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技术引进模式与舰船工业能力匹配关系的动态演化形成了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路径;舰船工业能力的演化路径整体呈现平台式的阶梯性或跃迁性上升;演化过程有路径依赖性,极易形成技术依赖;综合国力因素是舰船工业能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习因素影响人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效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技术引进与印度舰船工业能力发展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印度舰船工业能力发展的概况和现状,分析印度舰船工业能力发展和技术引进历程以及技术引进模式在推动印度具体舰船研制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引进模式,在印度舰船工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引进在推动印度舰船工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印度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是提升印度舰船工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综合国力为其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学习促进了印度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在促进舰船工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是摆脱技术引进陷阱的一个重要手段;印度走出了一条比较务实、可行的渐进式的舰船工业发展道路。之后文章就技术引进与东南亚五国舰船工业能力发展进行案例研究。介绍了东南亚五国舰船工业能力与技术引进的总体情况,分别以新加坡和其余四国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为例,说明了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支撑和保障;以新加坡“可畏”级护卫舰研制能力的发展和马来西亚依据许可证建造“吉打”级轻护舰的过程为例,说明了学习因素对舰船工业能力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就东南亚五国舰船工业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通过横向对比,认为综合国力和对引进技术学习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各国舰船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技术引进效果的不同,印度已经成功探索出来的舰船工业技术发展道路目前来看是比较务实的。最后笔者结合文章之前的分析以及对我国舰船工业技术引进历程的回顾,认为我国虽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但舰船工业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技术引进仍有必要,应该以中高端的技术引进模式有针对性的引进高端技术,避免受制于人;之后笔者从技术引进的角度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舰船工业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国防工业决策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