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情况的现状,以及国内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难点等等,明确指出银行需要的是资金的盈利,而盈利的基础是,贷款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其次,以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为基础,同时结合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引出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分析,这其中包括资金成本、法定准备金、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经营成本等。随后,在贷款经营成本分析中,提出了三种改进型的贷款销售模式,并且对这三种模式(便利店银行、金融终端机、网上贷款)结合某小型外资银行的实例数据,进行各自的成本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条件下这三种模式各自的销售成本。引进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的信贷工厂模式,对贷款审核流程进行优化分析,同时对信贷工厂模式做了一个SWOT分析力求以最优的结构、最少的成本,对贷款的信用管理审核流程,以及贷后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某小型外资银行的数据,分析得出一般小型银行拓展小微银行业务,在销售、管理、贷后等各个步骤所需进行的改进,同时通过贷款成本的分析,最终得出适合小微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然后,对贷款的风险溢价成本进行分析,将小微企业客户的的风险溢价分为四种类型,即信用评分型、关系型、资产保证型、供应链融资型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这一分析是鉴于贷款产品的成本不应该仅仅考虑之前的销售、审核、营运成本,鉴于贷款产品的风险性较高,必须加上这一部分风险溢价成本,以保证银行在发生任何对于贷款不利的风险事件时,可以得到必要的补偿。最后,对以上各项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及实例数据进行总结,以某外资银行的实际案例作为样本,分析得出在银行当前的市场利率水平和营运成本下应该给予小微企业的成本定位,在此基础上的贷款定价既是小微企业可以接受的,银行又有一定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