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区地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来源 :石家庄经济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uai6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在平原、盆地、湖泊、近海、滩涂、草原、湿地等地区开展土壤测量、海底沉积物测量、湖底沉积物测量,通过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地球表层系统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和预警,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就是依托河北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开展的,主要目的是要探讨河北平原区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为该地区的土壤质量评价、生态环境研究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成果可以服务于环境、农业、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本文是按河北平原不同地貌单元来研究其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首先研究了河北平原地貌特征,收集了大量河北平原地貌资料及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将河北平原区分为山前倾斜平原、中部冲积-湖积泛滥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三大单元,又分别对三大单元作了进一步细分,包括微地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海量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浅层:20029件;深层:5056件)按不同地貌单元提取、处理,研究其52种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然后探讨异常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河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受人为和自然因素控制,但主要源于成土母质,自然地质背景的天然含量是影响元素分布主要因素。2.河北平原土壤元素分布含量变化较大的元素主要是卤族元素(F、Cl、Br、I)、重金属元素(Cu、Pb、Zn、Ni、Cd、Hg、As、Se等)、CaO、MgO、P、S等。土壤元素的分布明显受地貌控制,因太行山、燕山山区母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不同导致海河流域与滦河流域元素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人类活动对部分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影响较大,尤以Hg、Se最明显。3.河北平原土壤元素从山前到滨海迁移过程中,随穿越不同地貌单元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山前倾斜平原, Si、Al元素主要赋存在矿物碎屑中,二者可均呈高值分布趋势。平原中部如以河漫滩、河道相沉积为主,表现为SiO2含量增高,Al2O3含量降低。在湖泊相或泛滥洼地,沉积物以粘土质为主,表现为Al2O3含量升高。重金属Ni、Cu、Pb、Zn等及F、I元素的分布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向上明显受Al2O3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受土体结构控制,Se与Hg表现的不明显。4.影响元素迁移的因素有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酸碱性、土壤的有机含量、土壤的粘粒含量。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中美两国双边协议的签署 ,我国加入WTO也不再遥远。一旦加入WTO ,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 ,非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 ,国外进口汽
红球菌作为一类耐有机溶剂的极端微生物,在生物转化和生物修复等领域具有潜在作用。挖掘赤红球菌SD3菌株有机溶剂响应相关蛋白并进行功能表征,有利于加深对微生物有机溶剂耐受性机制的理解,也能促进微生物在有机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iTRAQ标记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了赤红球菌SD3菌株在甲苯和苯酚胁迫下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鉴定出362和488个差异蛋白。
以雷公藤茎段为材料,用正交试验设计来寻找其组织培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芽段在MS+NAA0.01mg/L培养基中,可萌动产生新叶和新芽;在增殖培养中,以1/2MS+6-BA1mg/L+NAA0.2mg/L组合月增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