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在短短的一生中笔耕不止,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正式出版于1895年,刚出版就获得英美文学界的如潮好评。早期评论的焦点在于作者从未亲身经历战争却将战争描绘得十分真实可信。一些早期的评论家称赞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独具匠心的语言、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形象生动的意象等。作者去世后二十年里几近被遗忘,随着一战的爆发,20年代这部小说重新升温,评论家主要从战争文学角度来研究。50年代起,评论家对该作品进行多方位的探究,试图将小说纳入某种流派。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自然主义作品,把克莱恩看作美国自然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而有些则把它定位为一部印象主义作品,还有一些把它定位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另外有评论家从作家生平及作品来源方面来研究作家与作品的联系。60-80年代评论界从心理、社会、哲学、美学、宗教、道德等多角度对小说进行研究。80年代有评论家用后结构主义理论来阐释这部小说。90年代评论界关注作品是否曾被删节。如今对于克莱恩及《红色英勇勋章》的研究依然众说纷纭。 本论文拟从自然主义视角来研究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这部小说,探讨作品中的自然主义特征,指出正是由于受到了自然主义的影响,克莱恩在创作中才更加关注人性和人类在压抑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小说除了揭露战争的残酷以外,更重要的是以小见大,反映人类正处在如作品所刻画的战场中,在恶劣环境和内心矛盾的逼压冲突下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反映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作者指出目前对小说自然主义特征及作用进行系统深入挖掘的研究还很欠缺,希望此论文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克莱恩的这部美国文学中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品,把握其深邃的主题和精湛的创作艺术。 本文第二章着重介绍自然主义的定义、主要特征以及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第三章分析了克莱恩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十九世纪末美国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社会、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政治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法国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在这块适宜的土壤上广泛传播,使美国自然主义的兴起成为必然。克莱恩作为一位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又敏锐的美国都市青年,敢于在艺术上另辟蹊径,率先尝试自然主义文学创作。 第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探讨《红色英勇勋章》中主题和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