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哲学实现革命性转向,其根本要义就在于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进行运思。追问马克思是超越“思辨哲学”,实现其哲学批判路向的革命,真正的策源地和真切的内涵就在于首先实现了“生活观”的转变,由此,解读“生活观”既是揭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入口处,是马克思生活哲学内涵的真正秘密之在。文章首先在解读马克思哲学背景的前提下,直接切入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剖析。具体阐释了生活的内涵、生活的主体、生活的本质、生活的结构、生活的内容与形式等,从而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蕴。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马克思哲学对当代生活所具有的价值。如何界定“生活”成为不同哲学类型的重要区别点。文章首先认为,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生活”不仅指人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生活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生命具有其“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而形成“生活”的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文章勾勒出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轮廓,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生活的丰富内容,从而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哲学生活观,对于我们如何审视当代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哲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批判,推动生活实现自我否定与超越,从而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