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哲学实现革命性转向,其根本要义就在于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进行运思。追问马克思是超越“思辨哲学”,实现其哲学批判路向的革命,真正的策源地和真切的内涵就在于首先实现了“生活观”的转变,由此,解读“生活观”既是揭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入口处,是马克思生活哲学内涵的真正秘密之在。文章首先在解读马克思哲学背景的前提下,直接切入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剖析。具体阐释了生活的内涵、生活的主体、生活的本质、生活的结构、生活的内容与形式等,从而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蕴。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马克思哲学对当代生活所具有的价值。如何界定“生活”成为不同哲学类型的重要区别点。文章首先认为,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生活”不仅指人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生活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生命具有其“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而形成“生活”的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文章勾勒出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轮廓,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生活的丰富内容,从而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哲学生活观,对于我们如何审视当代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哲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批判,推动生活实现自我否定与超越,从而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敞开。
其他文献
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问题是韦伯思想的核心,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韦伯的理性化内涵、分类等问题关注较多,而对理性化带来的生存境况问题重视不够。这使“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
道德情感对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关于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伦理思想史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的儿童道德教育中,也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地位和作用。然
为探寻适应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有源微网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首先,对该拓扑结构及其中的有源微网与智能功率/信息交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霍耐特凭其“承认理论”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之后,一直倍受学界同仁的关注和青睐;特别是他的“承认理论”,在当代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已经成为探究的热点,并有着
学位
问题概念是加达默尔诠释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在《真理与方法》的目录中伽达默尔便预先以“问题在诠释学中的优先性”这一标题向他的读者标识了出来。加达默尔认为“问
总结了笔者近年来在利用外源 DNA导入培育水稻品种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几点体会。 Summed up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in the use of foreign DNA introduction and cultiv
经济学认为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经济因素是决定农民经济行为的最重要的力量。但经济学忽略了伦理因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