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政府公信力强化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两翼”中极其重要的一翼,最近几年以来一直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直接影响了该国政治合法性的程度,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就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学者面前的极为突出的问题。从政治学的学科视阈积极介入,研究政府公信力问题,既是一项学术探索,也是一种现实选择。本文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如信任、信用和公信力等进行了细致区分和阐释,指出了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缘起。在现阶段,权力寻租现象比较突出、政府回应性差以及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都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可以说,政府公信力问题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需要充分借鉴和运用各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对之进行概括和归纳,以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本文在坚持政治学学科主导范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经济学、行政学和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来阐释政府公信力问题,力图对该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强化政府公信力,都必须要加强信用管理。道德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要对行政人员进行道德教化,培养一批诚实守信的政府工作人员,并且培养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自主性,以保证他们真正地维护公共利益。现阶段,通过制度和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来强化政府公信力似乎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政府真正地从全能政府的束缚中走出来,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和高绩效政府。随着公民社会在我国的逐渐兴起,政府和社会的平等合作已经成为可能,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网络治理就是对政府和社会这种新型关系最直接的反应,它形成了一个由“多权力中心”组成的治理网络。通过政府和公民的博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合作策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佳的选择。通过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政府和公民能够真正地相互信任,共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自我国《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侵权行为受到了有效的遏制,侵权法律制度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这其中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在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综述了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肯定了秸秆还田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作用 ,并从秸秆还田的方式、适用对象以及注意事项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