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医疗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云南省祥云县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根据几年的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祥云县农民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的生活难题,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但是,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受当地经济落后、体质改革滞后以及宣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云南省祥云县的现状及对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合理预测,探索出一套符合云南省实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求为云南省各级政府在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过程中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与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相对比分析,探讨了新农合的政策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异同;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了解了云南省祥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最后运用综合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立足云南省祥云县县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情,对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各行为主体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阐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第三章研究了新农合的政策形成与政策变迁。第四章阐述了亚洲国家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及其借鉴意义。第五章基于云南省祥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介绍了祥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运行效果,指出在新农合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筹资机制不完善,补偿方案不合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缺乏信任等各种弊端。针对这些弊端,最后在第六章笔者对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和完善合理的补偿机制;不断简化报销手续;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体的功能和作用;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外部环境;努力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等,以期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为云南省建立持续、良性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