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村是基础,要实现依法治村,实现村民守法自律是关键。村民守法即是要求村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行使自身的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活动。村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够真正积极行使自身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断的受到不公平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侵害,造成了暴力、越级上访、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对我国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和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所以,要实现依法治村,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在于实现村民的守法自律。历史是具有传承性的,当今农村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问题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从秦汉时代开始施行的封建统治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与转变,也已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当今农民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在村民的心底和行为上已经留下的根深蒂固的烙印。所以,我们需要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线索。第一章。从整体上表明研究“村民守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笔者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以表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简要的说明了笔者研究过程中运用研究方法、方式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笔者主要对村民守法进行了理论阐释。首先对守法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进而对守法理性以及守法的实现条件进行了阐释,最后对村民守法以及市民守法的差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三章。笔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笔者在潜江市G镇村内的调研材料的分析,对村民守法的现状进行深入解剖,进而表明了目前村民守法的现有基础,重点阐释了村民守法的障碍以及危害。第四章。此部分乃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即基于对村民守法障碍的分析,提出了笔者对塑造村民自觉守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