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研究表明,静脉应用磷酸肌酸能提高心肌能量储备,稳定心肌细胞膜,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自由基的损伤,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并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国内外目前评估心功能的方法如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存在片面、有创、操作困难、不能动态监测等缺点。根据心动周期换能形成的心音图中,第一心音幅值大小与心肌收缩力呈正相关,基于此研发的“运动心力监测仪”能无创性监测心肌收缩能力和心脏储备,具备客观、简单、无创、能够普及应用等特点,本试验即运用该运动心力监测仪进行磷酸肌酸改善心脏储备功能的研究。研究目的1.观察磷酸肌酸对心内科常见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疗效;2.探讨运动心力监测仪对心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及应用价值:3.研究应用运动心力监测仪评估磷酸肌酸改善心脏储备功能的具体改变指标及规律。研究方法选取80例受检者,平均年龄(61.54±15.6)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36例)、心力衰竭组(26例)、心律失常组(18例)。采集入选对象的基本信息,各组患者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磷酸肌酸一个疗程,即0.9%生理盐水100ml+磷酸肌酸1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天。采用运动心力监测仪测量患者在磷酸肌酸用药前后静息状态下的心脏储备功能,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心率HR、第一心音幅值S1、第二心音幅值S2、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幅值比S1/S2、收缩期时限S、舒张期时限D和舒张期与收缩期时限比D/S。结果1.所有病例在磷酸肌酸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心率HR减慢,舒张期时限D、收缩期时限S以及两者之比D/S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幅值比S1/$2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226)。2.各分组病例在磷酸肌酸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三组病例心率HR均减慢,舒张期与收缩期时限比D/S和舒张期时限D均增大,心力衰竭组心音幅值比Sl/S2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和心律失常组收缩期时限S也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音幅值比S1/S2降低,但尤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30、0.575)。3.各分组病例在磷酸肌酸用药前后各指标组间比较: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比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组在用药前后心率HR均较小;急性冠脉综合症组与心力衰竭组相比,用药前舒张期和收缩期时限比D/S较大;急性冠脉综合症组与心律失常组相比,用药前后舒张期时限D、收缩期时限S均较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律失常组及心力衰竭组相比,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年龄、性别在不同疾病组用药前后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所有病例磷酸肌酸用药前后舒张期时限D、收缩期时限S以及D/S与心率HR呈负相关(r在用药前后依次分别为-0.855、-0.826,-0.640、-0.649,-0.456,-0.460,P<0.01)。结论1.运动心力监测仪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及心脏储备功能的改变,具很高的应用价值。2.磷酸肌酸可以全面提高心脏储备功能,即增加心率储备、舒张功能储备和心肌收缩力储备。3.急性冠脉综合症和心律失常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对心肌收缩力储备的动用不明显,对心率储备及舒张功能储备的动用较早出现。4.随着心脏泵血功能的降低,心肌收缩力先代偿性增高后逐渐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降低,磷酸肌酸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力储备。5.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比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储备能力更大。6.心脏舒张期时限D、收缩期时限S及两者之比D/S与心率呈负相关。7.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相对较少,部分分组讨论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尚需扩大病例数量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