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特殊企业,以银行信用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已成为左右经济的关键因素,而经济中的风险也就通过银行信用风险集中表现出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中最大的一种风险。借款人违约将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造成信用资产损失,并侵蚀银行的资本金。若银行不良资产率太大,一旦某一天因某种原因使社会公众对银行信心发生动摇,就会发生挤兑风潮,引发银行自身的信用危机。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阶段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银行的脆弱性和银行业危机已成为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特别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震惊了世界。每次银行业危机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信用风险在其中兴风作浪。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资产率高,存量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增量贷款风险不断增加;银行资本充足率低,资本金来源单一等。国有商业银行现实信用风险之严峻,使我们深感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紧迫性。因此以转轨时期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为研究课题也就赋予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借鉴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性理论,构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本文试图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构造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且从我国实际出发,设计了测定贷款风险度的可行方法,为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策略:①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防警机制;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散化策略;③建立商业银行积极的贷款定价策略;④建立风险资本比(CaR)约束机制;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⑥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若干改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