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缺乏应有的关注,存在着单纯指向心理疾患学生的不足。为此本研究选取“当代大学生焦虑情绪”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梳理的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特点和调适对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从焦虑和焦虑情绪,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以及心理资本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梳理出发,认为焦虑就是面临危险(困难)或选择时的一种内心体验;在焦虑问题上,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过度轻视,二是过度紧张,认为焦虑就是焦虑症;而大学生心理资本则指大学生在其成长的特殊阶段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能量的总和,心理资本与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形成与化解密切相关;及时化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基本观点确立后,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访谈,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并证明了四个假设:第一,当代大学生与其他群体一样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第二,当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因人而异存在个性差异;第三,焦虑情绪如得不到及时的化解有可能转化为焦虑症;第四,当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程度与心理资本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其化解与心理资本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进而,本研究分别从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对防御和调适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当确立积极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开展以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而有侧重”的大学生焦虑情绪调适;构造立体化积极心理文化培育体系;塑造安全型交往式的校园环境。在自我教育方面,应当通过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高效学习工作,学会积极的学习和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主动咨询,不畏疾病有病治病;给予学生压力和情绪管理、包括婚姻恋爱在内的人际关系管理等方法,实现学生自助和他助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