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名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算是一名特立独行,富有个性的作家。近代中国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现代转型的,在强大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不堪重负,无招架之余地。为了寻找民族富强、国家独立的道路,很多人主张学习西方,全盘西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也变成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批判落后的传统乡村文明,宣扬科学、民主、进化、现代等观念。但废名却能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接受全盘西化,也不完全否定传统,而是将两者合理的部分结合起来,既注重现代关怀,又注重传统反顾。本论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废名小说创作中,“传统”和“现代”两方面在他文学思想、文体艺术上的影响和表现,并探寻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向西方借鉴的新路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废名小说的文化意涵。首先,废名站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反思了“五四”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现代性”思潮和“进化论”观念,明确地否定了一切唯新,一切唯现代、进化是瞻的思潮,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偏激亦有所批判,侧面体现出了他思想的现代性。其次,佛教禅宗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使他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禅味、禅意。第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战乱纷争,让他能够有机会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真理性,明白要寻找中国文化的真谛,恢复它的生命力,只有返回民间。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废名小说的文体艺术。由于中国传统私塾和西方文学的教育背景,在小说创作艺术上,他既吸取了外国现代派小说的手法,又汲取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资源,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首先体现在他在小说创作中注重对整体诗化意境的营造;其次,在叙事手法上完成了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反叛;第三,在创作中注重对传统文学资源的汲取,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小说创作。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文学史视野关照下废名小说创作的影响和评价。首先,废名是京派小说传承中重要的一环,他小说创作中体现的返归自然的审美取向,将诗歌的表现方式引入小说的尝试,在文体、叙事方式上所进行的多方面的探索,无疑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也对后期的京派作家产生重大影响;其次,他独立的精神人格和独立的思索使他能够在二十世纪初文学创作的主潮中,坚守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观,创作出别具一格、注重抒发自己内心感受和主观情绪的现代抒情小说,并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将其拓展创新,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