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自杀行为特征及自杀风险评估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调查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釆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内与重庆市外27599名15-20岁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26688例。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成瘾学生的筛选。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CL-90,冲动性、攻击性、艾森克人格量表等进行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评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28.39%(7576人/26688人)。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32.61%)显著高于女生(24.37%)(P<0.01);城市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36.85%)高于农村学生(23.39%)(P<0.01);但“地域”之间、“学校类别”之间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命质量差的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44.93%)高于生命质量好的学生(22.00%)(P<0.01);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学习状态”、“与家人或他人关系”的影响较大。网络成瘾学生SCL-90各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学生,且网络成瘾评分与SCL-90自评分为正相关,表明网络成瘾越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网络成瘾学生的冲动性、攻击性人格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网络成瘾评估得分与冲动性、攻击性人格测试得分为正相关,表明网络成瘾越严重,其表现出来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也越强。网络成瘾者艾森克人格特征的P、N两项平均分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相反,网络成瘾者艾森克人格特征的E项平均分低于非网络成瘾者,说明网络成瘾学生表现出内向性倾向。调查还发现,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评估得分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外倾性呈负相关。调查还发现网络成瘾学生伴有“玩赌博性游戏”、“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在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筛选中发现,“男性”、“城市家庭”、“生活质量差”、“心理健康问题”、“赌博性游戏”、“冲动倾向”、“攻击倾向”、“EPQ-P(精神质倾向)”、“EPQ-N(神经质倾向)”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EPQ-E(外向型人格)”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重庆等地区流行学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28.39%),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家庭、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男性”、“城市家庭”、“生活质量差”、“心理健康问题”、“赌博性游戏”、“冲动倾向”、“攻击倾向”、“EPQ-P(精神质倾向)”、“EPQ-N(神经质倾向)”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EPQ-E(外向型人格)”是其保护因素。网络成瘾与“吸烟”、“饮酒”、“熬夜”有关,网络成瘾与“地域”、“学校类别”关系不明显。第二部分网络成瘾者自杀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探讨网络成瘾者的自杀行为特征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釆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7599名15-20岁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26688例。采用自杀量表进行自杀未遂学生和伴有自杀意念学生的筛选;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CL-90、冲动性、攻击性、艾森克人格量表等进行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评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青少年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2.46%(657人/26688人)。IA组自杀未遂检出率3.87%,NIA组自杀未遂检出率为1.90%。男性学生自杀未遂268人(检出率2.06%),女性学生自杀未遂389人(检出率2.84%),女性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学生的自杀未遂检出率(P<0.01)。城市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为2.93%,高于农村学生的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学学生自杀未遂发生率为3.10%,高于普通中学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自杀未遂检出率“区域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自杀未遂学生的自杀次数平均为2.36±2.27次,IA组自杀次数(2.80±2.52)高于NIA组(2.00±1.98)(P<0.01)。IA组54.61%的学生有重复自杀自伤行为,高于NIA组38.19%(P<0.01)。最近一次自杀时,40.94%的学生死亡意愿>50分;IA组51.88%学生死亡意愿评分>50分,NIA组为32.14%学生死亡意愿评分>50分。研究发现“服入药物(毒药和治疗药)”和“使用工具”是青少年学生最常见的自杀方式,其中服用治疗药物的330例(50.23%),服用毒药125例(19.03%),使用工具的82例(12.48%)。青少年学生最近一次自杀的主要动机是“与现实抗争”(40.94%)、“解脱痛苦”(15.98%)、“减少他人负担”(12.79%)和“回避责任”(11.42%)。研究发现“家庭纠纷”,“与他人的纠纷”所致的人际关系障碍,“躯体疾病”和“恋爱”所致的情感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IA组与NIA组的自杀诱因选择排序上基本一致,但是构成情况差异较大,网络成瘾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所占比例较高,而非网络成瘾学生的“诸如恋爱的情感诱因”所占比例较高。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生命质量低下与其自杀未遂关系密切,并很好的体现在“自杀主要诱因层面”,如人际关系障碍、躯体健康、情感问题、经济困难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伴有心理障碍学生的自杀未遂检出率高达5.78%,远远高于正常学生的1.64%(P<0.01);无论是IA组还是NIA组,伴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都远高于正常学生。研究发现自杀未遂学生的人格呈现不同程度的缺陷,自杀未遂学生的冲动性、攻击性和外倾性人格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自杀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攻击性和外倾性,IA组学生较NIA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P<0.01)。研究还发现伴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玩赌博性游戏、熬夜)的学生,无论是否同时伴有网络成瘾,其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均高于没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学生(P<0.01)。本研究还发现伴有自杀意念的学生自杀未遂发生率为5.81%,显著高于非自杀意念学生的1.49%,其中IA组学生自杀未遂发生率高达7.22%,较NIA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P<0.01)。网络成瘾程度与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密切相关,CMH卡方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越严重,自杀风险就越高。结论:本研究调查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较高(3.87%),同时自杀未遂者伴有较高的重复自杀自伤现象(45.51%),尤其是伴有网络成瘾的女学生自杀未遂检出率更高(5.19%),伴有重复自杀自伤现象也更加严重(60.12%),这需要引起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降低自杀发生率和自杀死亡率。生命质量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协同网络成瘾显著增加青少年自杀的风险。伴有网络成瘾的自杀未遂学生往往伴有人格缺陷,常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攻击性人格倾向,情绪行为稳定性差以及趋于寻求冒险刺激的外倾性人格特征。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加了学生的自杀风险。青少年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样也增加了自杀行为的风险。网络成瘾的严重程度对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都有极大的影响,学生网络成瘾越严重,自杀风险就越高。第三部分网络成瘾者自杀风险预测研究目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模型,探讨网络成瘾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并预测自杀未遂发生的风险。方法:该部分以自杀未遂的高危人群7576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以Y(1=自杀组(SA),0=非自杀组(NSA))作为因变量,以筛选后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X,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0个变量进入多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其中“自杀意念”、“生命质量差”、“身心健康问题”、“吸烟”、“饮酒”、“熬夜”、“攻击性倾向”、“精神质倾向”、“外倾性人格”是自杀的危险因素;而“男性”是自杀的保护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最初的14个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将10个变量纳入预测模型中,精简了自杀未遂的预警指标体系,为快速筛选自杀的高风险人群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依据。通过本研究构建的自杀风险预测评估模型对自杀高风险人群进行快速的流行病学筛检,提高自杀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AUC=0.784,具备一定的自杀风险预测能力。结论:各自变量中“自杀意念”对自杀未遂的预测最强,“神经质倾向”、“饮酒”、“吸烟”和“生命质量”次之,性别“男性”是自杀的保护因素。模型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较好,其对自杀未遂的预测能力可达78.40%,对自杀风险的预防和干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第四部分网络成瘾自杀未遂者脑功能影像学改变目的:探寻网络成瘾自杀未遂者是否存在某些脑区以及局部脑区功能活动的特异性改变,以期结合自杀风险预测模型,提升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自杀风险的评估能力。方法:以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IAT≥40)为研究对象,筛选出自杀未遂学生和未发生自杀的学生。以方便抽样的形式预期计划选择20例自杀未遂学生作为自杀组,选择20例未发生自杀的学生为对照组。采用ALFF的分析方法来评估网络成瘾自杀未遂者局部脑活动的同步改变,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自杀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z ALFF脑图,结果显示在右侧岛盖部额下回(Frontal_Inf_Oper_R)、右侧三角部额下回(Frontal_Inf_Tri_R)2个脑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组行基于体素(voxel-wise)的post-hoc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自杀组在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脑区的活动显著增强(P<0.05)。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杀未遂者大脑前额叶存在明显的功能异常改变。根据脑功能影像学的特异性的改变,结合自杀预测模型,有助于提升自杀风险评估的能力,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为自杀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对抚顺西露天矿工业区城市更新设计方法及策略的讨论,提出工业遗产的区域生态修复、保护及再利用策略,其中打造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是工业遗产产业复兴的关键;利用地形条
结合抚顺西露天矿矿山建设、地质环境条件的现状,以初见成效的地质环境示范区一期工程建设为例,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问题。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循证护理在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合并糖尿病和高
目的探究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6例,应用急诊护理)。对比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观赏石——矿物晶体国际论坛暨精品展”将于10月9~1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型国际活动由瑞士AAA国际矿业公司承办,国内外矿物领域的专家将围绕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患者经常会述说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本研究观察三种不同白内障术后患者泪膜
目的观察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行综合护理对疼痛评分、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6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例)及观察
课程要持续"打磨",方显精品光泽。动力源自主体,有赖外部加压。压力源可分层考察。本文在梳理了网院层压力源分布现状后,提出用"课程股份"激励模式可对该层压力源进行深入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以下简称ADHD),是与发育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为特征的行为障碍,是一种根据行为来界定的神经心理疾病,与学校和社会的成功、自我评
<正>2017年4月18日,杭州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改革后,市纪委、市监委纪检监察室从6个增加至9个。其中,5个为执纪监督室,负责联系单位和地区的日常执纪监督;4个为执纪审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