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长周济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农村教育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然而,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是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而是办成了变相的普通高中,在招生方面与普通高中一样,限招应届初中毕业生,重在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应付每年的高考,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就改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导致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步履维艰,难以壮大起来。 本论文着重论述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探讨走出困境的对策,让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恢复职业教育的本性,解决“三农问题”,走出困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演变 中国职业教育萌芽于春秋时期,诞生于民国时期,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其诞生的标志。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诞生于解放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萌芽的标志195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是其诞生的标志。她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兴起阶段(1951—1965年),解散停办阶段(1966—1982年),复兴阶段(1983—1996年),大力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 第二部分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 第一大困境是招生难。形成的原因是人才观念没有转变和单一的办学结构。第二大困境是建立多元化办学结构难,形成的原因是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评价和办学资源匮乏。第三大困境是学生学习难,形成的原因是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教育。第四大困境是教育资源匮乏,具体表现在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两方面。从师资方面讲,关键问题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水平偏低,专业实践能力甚差。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半路出家,由于学校的地位、待遇太低,高校毕业生进不来,现有优秀教师留不住。从办学条件方面讲,仪器设备陈旧且残缺;校舍陈旧且不够用,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尚未落实和学校自身问题。
其他文献
一、长江口港口群体现有格局 长江口港口群是指以上海港为中心,以南翼的杭州湾地区与北翼的苏北沿海地带以及长江下游港口所组成的港口组合。依据各港口区位特点、现有条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的血清miRNA-335-5p、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及与腹腔镜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6例为结肠癌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
数字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使“数字化生存”变成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互动装置艺术这类科技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入,使数字技术和以互联网为支柱的新媒介开始逐步参与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互动装置艺术便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凭借多重感官体验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很快在世界各地迅猛的发展起来。随着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数量的逐渐增多,影响力逐渐增大,有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