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东大社区居民自治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社区居民是社区自治核心的主体。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社区居民的政治态度直接影响其参与社区事务的行为。心理学认为,行为受态度影响,而态度是行为的先导,政治效能感作为政治态度的一个重要类型,对政治行为中的政治参与有着深刻影响。政治效能感是居民自身政治影响力的主观认知,政治效能感较高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大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因而本文研究社区居民的政治效能感,基于对东大社区居民的实证调查,了解目前东大社区居民的政治效能感现状,分析东大社区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东大社区自治的对策,进而增强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东大社区治理更加完善。本文在论述社区居民政治效能感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政治效能感的四个维度,即社区级内在政治效能感、社区级外在政治效能感、政府级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政府级外在政治效能感。在辽宁省沈阳市东大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其一,正式调查的问卷信度和效度都较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东大社区居民的政治效能感现状;其二,东大社区居民的社区级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政府级外在政治效能感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三,人口统计学的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职业和收入水平都与政治效能感显著相关,性别与政治效能感相关性较小。依据调研所得数据,分析东大社区居民自治的政治效能感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而从拓宽居民获取信息渠道,搭建社区民主协商平台,打造服务型有限政府和倾听民意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居民内外政治效能感,培养居民民主参与意识的策略,构建和谐民主社区。
其他文献
在中国上市公司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公司治理的有效监控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
学位
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并经过加工的精神产物载体,每个时期都有该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恰似这个时期的“眼睛”,饱含深情地记录着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人文,展现着人们的
卡特尔是企业用来限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它往往通过固定价格、限定产量和划分市场等来实现对竞争的限制。在国外,卡特尔历来是各国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
宗族乡村乃是乡村的一种.宗族是以家庭单位为基础,按一定的规范,由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自周代宗法制度以来,宗族组织成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和实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得以在社会中普遍施行,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欧
21世纪是一个由原子向比特转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融合,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在90年代,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商业中心并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