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房地产泡沫一旦发生,将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波及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经济崩盘、发展停滞。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因此,时刻防范警惕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国家全面停滞福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房,我国房地产行业开始走上正轨;国家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打破了房地产发展的区域限制,各大开发商纷纷走向全国进行房地产开发,由此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比如房价增长过快、地王频现、土地囤积、空置率高、供应结构不合理、开发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房价增速过快引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的争论。这种争论也引起了国家和老百姓的普遍关注。成都市是四川的省会城市、西南重镇,西部主要的经济中心。在1998年以后成都房地产投资额增长快,2007年-2009年成都市住宅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房地产泡沫是一种与人的心理预期有关的价格现象,对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心理预期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先基于房地产泡沫的理论,通过构建经济基本面和预期的房地产价格回归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1995-2008年运行中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分析测度,并在此泡沫度测量基础上提出防范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引入了泡沫的概念,接着详细分析了泡沫成因、形成和破灭全过程的六个阶段;再次归纳了房地产泡沫的检验测度方法,即指标指示法、理论价格法、统计检验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最终提出了本文在成都市房地产泡沫研究中所采取的模型;而后介绍了成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形,利用1995-2008年年度统计数据对成都市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计算其泡沫度。实证结果显示1995-1999年成都市房地产的泡沫度值比较小,房地产市场价格与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均衡价格之间差值不大,较为合理,说明该时期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1999-2003年的时候泡沫度有所增加,但是程度不严重,且在2001年泡沫度有所下降,处于比较温和的发展状态; 2003年-2008年泡沫度加速膨胀,远远偏离了经济基本面所能支撑的均衡价格。还通过四个单一指标对成都市房地产泡沫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由此指出成都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下行的空间。最后提出了可以从土地出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税收制度和加强金融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房地产泡沫进行防范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各方对房地产泡沫的足够重视,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对房地产市场的建康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