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掺杂TiO<,2>的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TiO2具有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等独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催化材料。但是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比较大,因而只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造成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这也是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掺杂改性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计算机计算,研究本征TiO2和非金属掺杂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对非金属掺杂TiO2能够实现光吸收带红移作出理论解释,并简单对非金属掺杂TiO2作一个总结和比较。为了得到此结果,本文主要作了如下几个工作。 首先,计算本征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先对能带结构、态密度的分析,得出本征TiO2的价带主要是由O的2p态贡献的,导带主要是由Ti的3d态贡献的。然后再对光学性质分析,通过研究光吸收系数、复折射率、介电函数的峰位得出本征TiO2光响应区主要在紫外区。这些都为接下来研究非金属掺杂TiO2作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本文对N掺杂TiO2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N掺杂TiO2能使能带带间隙减小,介电函数虚部和吸收系数光谱图都向低能区移动,即光吸收带实现红移。这主要是由于O和N的最外层电子的2p态强烈混合造成价带顶上移,N的2p态和Ti的3d态强烈关联造成导带低下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同时也为后面分析一些常见的非金属掺杂TiO2作准备。 最后,本文对C、P、N、S掺杂TiO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P、N、S掺杂锐钛矿TiO2都能使TiO2的光催化吸收带在一定程度上红移,并在可见光区有一定的吸收系数。掺P不但使TiO2的吸收带边产生红移,而且在可见光区有较大的吸收系数。
其他文献
水表智能识别系统是计算机视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应用,而图像处理和字符识别技术是其中两个关键技术。在此论文中,我们根据真彩水表图像自身的特点,构建一个水表字符自
方志敏以其毕生的执著追求和艰苦奋斗,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狱中写下的《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有这样一段话:“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
本文围绕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介绍了我所做的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主要报道了对中国铁路网络站点功能依赖性的实证研究。铁路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资源,包括物质或乘客
研究光束调控和光传输性质不仅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设计光电子器件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下两个问题:(一)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及其在光束整形中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以及各种高科技设备的飞速发展,光学薄膜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光学器件、光电器件以及光通信器件上。本文主要针对宽带高反膜和诱导透射滤光片进行设计并分析其光学特性。宽带反射膜在宇宙物理、生命科学、同步辐射、原子结构、纳米器件、大气物理、空间通讯、光刻技术、激光医疗设备、定位及监控系统、武器系统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目前宽带反射膜存在着材料的折射率有限、反射带宽和反射率不能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