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诸多文献中均有报道:ERK/MAPK信号传导途径能够促进胃肠道肿瘤细胞的增殖,异常活化能够导致细胞丧失凋亡和分化的能力,促使细胞恶性转化。肿瘤细胞可通过异常表达Fas或使Fas功能失常而逃逸Fas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肿瘤细胞大量表达DcR3来竞争结合FasL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肿瘤的快速增殖、丧失凋亡、ERK的异常活化、DcR3的大量表达,四者之间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前期研究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肿瘤标本、裸鼠模型的胃癌组织及各器官中DcR3与ERK1/2表达情况,得出以下结论:DcR3与ERK1/2在胃癌患者肿瘤标本及裸鼠模型器官组织中的表达量增高,并有一定的协同表达。并且DcR3与ERK1/2的表达情况与胃癌的分期及转移情况密切相关,晚期胃癌二者表达更为显著,两种信号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更进一步阐明两者关系,本实验以胃癌BGC823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RK1/2sh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特异性抑制剂U0126、PD98059、APDC抑制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体外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ERK1/2蛋白及DcR3分泌及FasL活性的影响。
合成针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ERK1/2基因的RNA干扰靶序列,将其连接于PRNAT-U6.1/Neo载体,构建ERK1/2基因shRNA重组质粒,经脂质体法导入BGC823细胞中,干扰ERK1/2的表达。应用特异性抑制剂U0126、PD98059、APDC抑制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BGC823细胞及抑制剂使用后ERK1/2蛋白的表达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质粒自带GFP基因的表达情况确认转染效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DcR3分泌蛋白的表达特点。并利用本室制备的FasL,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ERK信号通路的变化对FasL作用的影响。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检测DcR3分泌水平,ELISA结果显示:DcR3表达在各干扰组中有不同程度下降;应用特异性抑制剂改变BGC823细胞ERK通路中相关分子表达从而抑制ERK1/2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证实特异性抑制剂能有效抑制ERK1/2表达,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检测DcR3分泌水平,ELISA结果显示:DcR3表达在各组中有不同程度下降;应用FasL作用于ERK1/2表达改变组,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GC823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率明显上升,FasL活性提高。
构建成功的PRNAT-U6.1/Neo-ERK1/2干扰质粒通过转染293T细胞,Western-blot证实可以有效且特异地下调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干扰质粒至BGC823细胞及应用特异性抑制剂U0126、PD98059、APDC抑制ERK1/2、NF-KB分子的表达或磷酸化,ELISA结果显示细胞上清中DcR3表达量下降,在BGC823细胞中,DcR3分泌与P-ERK1/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的结论;利用本室制备的FasL,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ERK表达降低可以改变FasL活性。